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6-21
    6月18日下午,我校在逸夫楼大江厅组织召开了求索高端学术论坛暨外事工作制度解读会。副校长李迎迎出席,各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外事工作副院长(负责人)、外事秘书等30余人参会。会议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主持。会议邀请到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知名评审专家、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评审法律专家、评估专家王奇才和天津市教委法制处(政务服务处)徐惠分别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报政策专题讲座。王奇才从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办学主体、资源引进、办学活动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申报的要点等五个方面,做了题为“中外合作办学准入审批的若干要点”的专题讲座,并就我校相关学院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徐惠就天津市各高校、全国外语类院校已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情况,及适合我校申报中外合作项目的专业作了具体分析。李迎迎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各教学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依托学校办学特色,选取优势专业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着眼于提升学科专业的“吸引力”、核心课程的“竞争力”、学校综合实力的“影响力”,推动我校国际化办学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新局面,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服务党和国家的外交大局,
  • 2021-06-21
    6月16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落下帷幕。我校通识教育学院计算机教研室选拔指导的学生代表队,在全国总决赛阶段个人赛的三个赛项中,取得了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并以优异成绩斩获了“计算机基础”(本科组)团体一等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专业英文词汇”(本科组)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面向高等院校各专业领域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之一,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工信行指委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教育》杂志社共同主办。近年来,通识教育学院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不断拓宽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以通识课教学为依托,兼顾专业及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针对学生水平特征开展“实用案例”教学,强化实践环节的实效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参加行业内有代表性的大赛,有效推动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向全校本科生积极推广信息科学的前沿知识和高级应用技术。
  • 2021-06-21
    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致欢迎辞比赛现场我校选手郭力娇现场授课展示专家评审组组长、天津师范大学王秀阁教授作点评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参赛选手与专家评委合影留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激发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6月20日,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主办的“学习百年党史、赓续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2021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课大赛(普通高校组)决赛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成功举办。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市委教育工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二级调研员赵蓓出席,本市15所高校思政课专家、学生参赛团队、师生代表120余人参加活动。经过激烈角逐,我校郭力娇学生团队和天津师范大学王林玉学生团队最终斩获一等奖。比赛开始前,胡志刚亲切会见了参会专家评委、各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负责人并致欢迎辞。比赛中,选手们有的化身思想导游,通过带领听众攀登三座在历史长河中用信仰筑起的高山,共同感受信仰如山的高度、难度与韧度;有的用一封封红色家书述说党史故事中的“纸短情长”;有的从故事中探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解读百年大党
  • 2021-06-21
    在建党百年到来之际,为选树表彰优秀毕业生,用身边榜样激励学子,6月15日,我校求索荣誉学院在逸夫楼莎翁厅举办2021届“求索之星”颁奖典礼。校党委书记殷奇出席,求索荣誉学院师生代表30余人参加活动。殷奇充分肯定了求索荣誉学院多年来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绩,并深情寄语求索学子。他指出,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求索荣誉学院建院10周年,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表彰先进更具特殊意义。希望求索荣誉学院全体同学向优秀毕业生们学习,牢记“中外求索 德业竞进”校训,发扬积极进取、迎难而上的求索精神,努力成为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他强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广大求索学子一是要立大志,不停步,矢志不渝地执着追求;二是要明方向,让个人成长与党的事业发展同频共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三是要有内涵,在练就过硬本领中担当时代重任,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颁奖典礼通过一段温馨的视频,回顾了求索荣誉学院历届“求索之星”的星路历程,身在大洋彼岸的优秀校友也送上了对母校、对学院的祝福。2021届“求索之星”代表和在校生代表相继发表感言。殷奇为2021届“求索之星”代表颁发证书,并
  • 2021-06-21
    朱京津朱京津《认知语言学视域下……》【作者简介】朱京津,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二语习得、现代汉语语法。【成果简介】专著《认知语言学视域下之复合趋向补语习得研究》(ISBN: 978-7-201-16302-4),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该专著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大数据视野下的复合趋向补语习得调查研究”(项目号:JZW17-008,主持人:朱京津)研究成果。【内容提要】专著《认知语言学视域下之复合趋向补语习得研究》属于学术专著,主要从语法本体、语言习得、汉语教学三个维度对汉语复合趋向补语进行全面研究。在语法本体研究方面提出了“过程范畴框架”。对复合趋向补语所表示的起点、路径、方向、终点等进行了统一一致地解读,建构了一个既有相互关联又有个性特点的过程范畴框架。在语言习得方面针对二语学习者“遗漏”和“误代”的偏误类型,对所研究的四个复合趋向补语各个语义项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从而找到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习得顺序。在汉语教学方面,结合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以认知—强化—创新为教学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成果价值】该书是理论研究和应
  • 2021-06-21
    座谈会照片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把学党史、悟思想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工作动力,6月18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殷奇深入体育部召开“我为师生办实事”调研座谈会,体育部班子成员、部分教师代表参加。 座谈会上,老师们分别从体育场馆设施、教学科研、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沟通交流,并就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包括如何更好地为师生提供锻炼场地、教师带队比赛成绩的认定、提升学历职称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殷奇充分肯定了体育部近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尤其是在教学硬件不足的情况下,保证了教学、训练的质量。他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一一进行了阐释和回应,并表示,对于可以解决的问题,即知即改;需要多部门协作的,将责成有关部门认真梳理总结调研情况,提出可行的方法,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 自“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部门班子成员采用谈心谈话、座谈等形式,征集师生意见近20条。对征集上来的意见,逐一安排牵头领导,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解决。下一步,体育部将进一步细化责任清单,完善管理制度,推动为师生办实事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把好事办实,
  • 2021-06-21
    临别再道一句:我爱你,TFSU立大志 明大德 胸怀千秋伟业 中外求索永奋斗青云报国志 拳拳赤子心为梦想绽放 为青春喝彩感谢恩师,为我们的理想插上翅膀一帧帧画面细数着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学生们成长成才是老师最大的欣慰定格最难忘的瞬间台前幕后,太多的付出只为留下最美的回忆青春不散场,梦想再启航。毕业快乐,前程似锦!指缝太宽时光太瘦四年时光 转瞬即逝仿佛昨天还在和父母挥别憧憬天外的校园然而转眼就毕业了即将离开熟悉的天外让我们一起回顾毕业典礼的温暖瞬间(摄影:记者 窦文彤 学生记者 梁植 王怡然 倪萌 石泽辉)
  • 2021-06-21
    项目名称:天津市高校外语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项目类别: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71006804A验收结论:通过项目主持人:席娜,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学、日语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成果主要内容新时代的外语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需要在明确外语专业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不断更新变化的社会需求等方面贯彻新的理念。外语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资源建设新理念,以新的标准建设优质外语教育教学资源库,统筹资源建设与资源使用,将优质的外语教育资源引入与自建教学资源有机结合及重组,以推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顺利实现。本成果基于国内外教育资源共享理论,通过调查比较国内主要共享平台外语类课程资源数据,分析我国高校外语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现状,并针对新文科背景下外语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新需求,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提出解决路径。即重构外语教育资源建设新理念、实施外语教育资源建设新标准、创新外语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新机制、搭建跨学科优质外语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新平台,以
  • 2021-06-21
    赓续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为推动我校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6月18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在逸夫楼报告厅讲授“翻译在党创立过程中的贡献及当代外语人的责任担当”专题党课。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基层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陈法春从百年前的时代主题发问入手,指出20世纪初在仁人志士与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过程中,翻译传播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落地生根提供了可能,详细阐释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和领导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的翻译、研究和传播活动,成为中共建党的重要思想基石之一;五四运动爆发后,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建立共产党,口译充当了桥梁作用,见证、参与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壮大。他强调,作为当代外语人,要苦练基本功,承担起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重任。在场的干部教师纷纷表示,本次党课对于翻译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生动呈现了鲜活的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引导大家与党和国家发展进程同向而行。今后要立足本职工作,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培养
  • 2021-06-20
    国际商学院”我为师生办实事“座谈会现场校党委书记殷奇参观国际商学院新建设的教师休息室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6月16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殷奇深入国际商学院召开“我为师生办实事”座谈会,了解师生诉求和所急所需。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和师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杨颖汇报了学院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的情况,师生代表从滨海校区环境、职能延伸、学科融合发展、语言优势培养、学生实习实训、教师能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后勤保障服务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殷奇对学院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就师生反馈的问题逐一进行了交流,未能当场反馈的也表示将责成有关部门调查研究,推动解决。他还就国际商学院未来发展方向与师生进行了探讨,强调要做好体量的“减法”、质量的“加法”,努力建设本硕博多层次、多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外语类商科学院。会前,殷奇参观了学院新建设的教师休息室,对学院为教师提供“温馨之家”,为教师切实办实事、办好事予以肯定。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际商学院党委多种渠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