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6-20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学,线上的家长朋友们: 风清天外秀,云淡冥鸿喧。百年华诞咫尺间,神舟十二喜飞天。我们在此隆重集会,热烈庆祝2021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踏上人生下一段精彩旅程!请允许我代表天津外国语大学、代表学校党委殷奇书记,向所有毕业生表达最热烈的祝贺!特别祝贺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匈牙利语、捷克语、芬兰语、波兰语、印地语、豪萨语、柬埔寨语和土耳其语等10个非通用语专业的首届毕业生和35名来华留学生!Congratulations! 同时,我也向长期辛勤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各位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亲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2021届毕业生同学们:你们生逢其时!你们入学不久就在党的十九大的号角声中,成为“新时代”大学生中的年轻一员!在学期间,你们幸运地庆祝了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马上我们就要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今天的庆典,也是这些众多庆典活动中的一朵浪花,我们庆祝的不仅仅是你们获得了学位证书,还有你们取得的各种成绩。你们1800余人获得过各种奖项和荣誉,为学校添彩,你们1200余人次在各种大型涉外志愿服务
  • 2021-06-20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市教育两委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文件要求, 6月18日,校党委书记殷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副校长程国毅分别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两校区办公区、食堂、中心机房、实验室、学生宿舍、校内商铺等点位开展安全大检查。每到一处,重点检查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电动车充电设备、废旧物品储存等,就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殷奇在实地检查和指导中明确要求,要扎实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中央、市委有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各项政策要求,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他强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校园安全工作一定要从细节入手,切实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力度,实行网格化管理,划分责任区,不留死角;要加强施工工地安全生产管理和人员作业培训,严防发生事故;要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安全提示,取缔电动车违规充电,严禁校园开快车,一经发现从严处理;安工部要严把校园大型活动的审批和管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将各项安全措施规范到位、落实到底。根据工作安排,校领导带队的九个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组将陆续开展全方位、地毯式大检查、大排查,并以此次检查为契机,全面梳理校园安全隐患和
  • 2021-06-20
    6月16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殷奇深入国际传媒学院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调研座谈。国际传媒学院党内外师生代表10余人参加会议。学院党委书记孙雪颖简要介绍了学院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的工作情况。在前期工作中,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倾听师生诉求,面向全院教师以问卷星形式调研;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各专业召开师生座谈会,广泛开展走访交流、谈心谈话,迅速落实整改措施,真正做到有问题“诚心听、立即办”。参会师生代表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多方面问题展开讨论,针对学院制度建设、专业发展、教学改革、资源拓展、就业创业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献计献策。殷奇充分肯定了学院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在疫情期间积极服务线上教学的成果,对师生反映的问题逐一做出解释与回复,并将意见建议进行登记和整理,以便及时跟进解决。他鼓励师生通过合理的渠道建言献策,助力学校发展,希望学院能够继续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培养多元化的传媒人才,为社会贡献力量。(通讯员:王鹏翔)
  • 2021-06-18
    中外求索天外有冥鸿,德业竞进喧歌荡九霄!在喜迎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校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于6月17日下午在马场道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全体校领导、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代表,相关部门、各学院负责同志和导师代表及2021届毕业生参加了典礼。 我校隆重举行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 奏唱国歌 由人工智能音乐机器人乐团演奏的《智·未·来》拉开了毕业典礼的帷幕,科技与音乐的奇妙结合为典礼现场营造了和谐欢快的氛围。体育馆里,33种外文书写的毕业祝福标语环绕四周,一面面手持的国旗和党旗迎风招展,看台上毕业生拼出“TF?SU”惊艳亮相。现场播放了各学院精心制作的视频《青春无悔 不负韶华》、毕业视频《我心依旧 初心依然》,学子们看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毕业生为母校敬献礼物 校党委书记殷奇为毕业生授旗 为2021届毕业生校友联络人颁发聘书 校党委书记殷奇代表学校接受了毕业生饱含对母校感思之情的沙画作品,并为毕业生授旗,希望全体毕业生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铭记共同的名字:天外人!主席台领导为2021届毕业生校友联络人颁发聘书,希望联络人成为母校精神的传播者和校友感情的联络者,为母校和校友的共同发展贡献
  • 2021-06-18
    详情请见“新办公系统”。
  • 2021-06-18
    德布勒森市政府感谢信英文版本近日,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政府向我校发来感谢函,对学校在促进中国和匈牙利两国友好及文化交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表示感谢。今年2月,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领导的提议和支持下,德布勒森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中国春·天津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进一步增进了两国人民的文化艺术交流。5月14日,我校与天津美术学院、德布勒森大学相聚云端,举办展后恳谈会,并在德布勒森市政府以及天津市外办相关领导的见证下,签署了三校学术与文化交流合作协议,建立长期互利合作关系,助推天津市和德布勒森市的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及合作。德布勒森大学孔子学院自揭牌运营以来,坚持特色发展,为德布勒森当地及周边的中文学习者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成为匈牙利民众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 2021-06-18
    部署会现场6月16日下午,我校在逸夫楼莎翁厅组织召开2021年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线上项目申报工作部署会。副校长李迎迎出席。各教学学院院长、分管外事工作副院长(负责人)、外事秘书参加。会议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主持。李迎迎在讲话中强调,各学院要高度重视,举全院之力积极申报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线上项目,设计好招生简章,用特色项目吸引更多留学生参与项目学习;要加强来华留学生精品课程建设,学院之间要加强互动交流,联合开展线上项目招生、培养,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要精打细算,做好预算,将申报的项目打造成为精品;要发挥学院优势,不断提升学院对学校事业发展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张占奇详细解读了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线上项目的类别和报名条件、申请流程、教学管理、经费管理、申报注意事项等内容,解答了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
  • 2021-06-16
    近日,新华网国际频道以《一位葡萄牙老人的中文情缘》为题,深度报道了我校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第一批学员------今年74岁的路易斯·拉波索的中文情缘。采访中,拉波索表示最感兴趣的是对汉字的研究,2010年曾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学习了一个月。在孔院学习之余,他还在当地社区大学教授中文,最大的梦想便是编写一本葡语版关于汉字起源的工具书,以帮助更多的葡萄牙人学习汉字,了解中国。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锦程在采访中,也为拉波索学习中文的热情和执着点赞。全文转载如下:通讯:一位葡萄牙老人的中文情缘(5月24日,路易斯·拉波索在位于葡萄牙里斯本市的家中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温新年 摄)新华社里斯本6月6日电  新华社记者赵丹亮今年74岁的路易斯·拉波索,自十几年前走进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成为该校第一批学员开始,便与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记者走进了拉波索位于里斯本市的家。“我的名字中文意思是狐狸,他们都叫我狐狸。在葡萄牙,狐狸是聪明的象征,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刚一见面,拉波索便向记者介绍起他名字的中文“渊源”。拉波索的家仿佛是一间“中国元素”展览馆------墙上
  • 2021-06-16
    为做好我校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培育工作,6月10日下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际出版分社社长李延玲应邀为我校教师做在线专题讲座。校长陈法春出席并讲话,科研处处长刘宏伟主持,我校百余名教师参加讲座。陈法春对李延玲表示感谢,希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我校教师以联合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为契机,广泛开展深入合作。李延玲多年致力于学术出版的国际合作,被中国出版协会授予“推动版权输出引进典型人物”。他系统讲解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相关政策,分析了项目申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进行了详细解读和指导。我校“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获得者汪淳波教授、蒋芳婧教授、赵君博士依次分享了各自的成功经验。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聆听讲座受益匪浅,将积极申报此类项目。未来,学校将继续做好高水平科研项目培育工作,努力为教师搭建学术提升平台,促进我校科研事业发展。
  • 2021-06-15
    项目名称:“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类别: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71006803B 验收结论:通过项目主持人:李迎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俄罗斯语言文化、外语教育政策、语言政策与规划等。项目成果介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外语类高校而言,必须深刻思考新时代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重大部署,非通用语(欧洲语种群)人才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直接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效果。项目组依照外语教育《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结合国家和天津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在欧洲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校的非通用语教育教学特色之路。具体如下:1.秉持精英教育理念,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提出新时代“非通用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以“精语言、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