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9-09
    9月7日上午,天津市天外大附属北辰光华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北辰小外”)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北辰区人大主任王志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红蕾,副区长马希荣,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副校长程国毅,光华教育集团董事长鲁育宗出席典礼。开学典礼在庄严激昂的国歌声中正式拉开帷幕。北辰小外党支部书记、校长唐莉为全体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少先队员代表致献词《我与北辰小外》,展示了莘莘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北辰小外校外辅导员------天津楷模、公安北辰分局特警支队二大队四级高级警长郭志龙、家长代表分别送上对学校和师生的寄语祝福。在领导致辞环节,程国毅表示,天外不断发挥自身及附校的特色优势,积极服务社会,与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经济功能区、社会企业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北辰小外必将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区域一流、全市知名、国内有影响力的基础教育学校,为推动北辰区教育现代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马希荣表示,北辰小外新校区投入使用,使北辰区基础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配置,开启了北辰区教育优质、多元发展的新纪元。希望北辰小
  • 2021-09-07
    为庆祝芬兰外派讲师协会成立五十周年,2021年8月10日,该协会发布《Suomen Kielen ja Kulttuurin Lehtorit Maailmalla - Ulkomaanlehtoriyhdistys 50 vuotta》(《全球各地的芬兰语言与文化外派教师------外派讲师协会成立 50 周年》)纪念文集。目前该文集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系统上已可进行查阅。该出版物汇集了世界各地教授芬兰语言与文化的芬兰外派教师的经历、感想与思考,同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和较高水平的3篇该专业外国学生的学习体会。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芬兰语专业2018级学生张宇婷的文章《Hauska tutustua, Suomi》(《幸会,芬兰》)和李曼妮的文章《Opiskeluaika poikkeustilanteessa》(《特殊时期的芬兰语学习》)有幸被收入该文集中。学生在文章中介绍了自己学习芬兰语的心路历程,以及疫情期间在芬兰留学的心得体会。文章的收录和发表不仅体现了我校芬兰语专业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展现出天外学子通过外语学习,对语言对象国文化的深入思考与见解。个人简介:李曼妮天
  • 2021-09-07
    9月6日,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安全检查组,对两校区进行“开学季”安全大检查。检查组对两校区办公楼、国际交流中心、学生宿舍、校内商铺、学生食堂等区域进行了检查,重点查看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等问题,实地检查了各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消防设施是否完善等。副校长程国毅在检查中就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各单位负责人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全力为新学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保障。 根据工作安排,学校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开学季”安全大检查工作,并以此次检查为契机,全面梳理校园安全隐患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建立工作台账,对隐患整改进行跟踪督导落实,形成闭环管理,确保隐患整改落实到位,坚决维护校园平安和谐稳定。
  • 2021-09-06
    一、课程简介 《信息资源与信息检索》是图书情报学领域的一门科学实践类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能力,即检索、分析、组织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获取、选择、掌握最新科技发展信息的技能,增强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本课程主要讲授“信息检索与利用”和“文献综述写作”两大部分内容,涵盖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方法、技巧和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社会科学信息的分析与预测、撰写论文的基本知识等方面内容。同时对图书馆各种资源与服务的内容及检索与利用方法、网络基本技能知识等作较为详尽的介绍。 本课程共0.5学分,8学时,其中“信息检索与利用”6学时,“文献综述写作”2学时,课程以线下讲座的形式完成,由图书馆四位教师分别承担两个校区的教学任务。本课程考核由平时与期末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考核以出勤、课堂提问等构成,期末成绩通过开卷考试(笔试+实践题)进行评判,采取百分制,其中“信息检索与利用”分值占75%;“文献综述写作”分值占25%。二、特色与收获 本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启发学生的情报意识,激发其检索欲望,
  • 2021-09-04
    9月4日,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我校对滨海校区外省市返津返校同学进行核酸检测。 合理安排 组织有序 为了保障采样工作有序进行,多个部门通力合作,提前一天完成现场设施、标志标线的布置,各学院合理安排同学们的采样计划。早上8点,海滨医院12名医务人员就位,党员突击队、志愿者准备就绪,采样工作顺利开始。 突遇雨情 共同进退 突如其来的雨,虽然给采样进度带来影响,但更凝聚起天外人迎难而上的精神。同学们坚持有序排队,医务人员冒雨采样,志愿者坚守岗位。 临时转移 持续采样 为了保障师生健康以及采样工作,同学和医务人员组织转移,在临时采样点继续工作,秩序井然。 雨过天晴 我们斗志昂扬 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场地,医务人员、志愿者重新投入。在医务人员、天外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267名学生的核酸采样。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感谢持续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身着防护服,他们是全能战士“大白”;脱下防护服,他们不过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感谢所有的工作人员,此次核酸采样共派出党员突击队22人,学生志愿者40人。各部门、各学院领导带队,师生齐心协力,共同战疫。有的为了保护试剂,将试剂揣进怀里,却
  • 2021-09-03
    一、课程简介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培养通融识见,有社会担当、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全球意识以及多元思维的复合型人才,由国际关系学院打造的《全球化时代的全球公共问题》课程面向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开设,通过对全球化时代下热点公共问题的梳理和分析,让学生直面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更加务实地了解世界。本课程共8学时,0.5学分,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总成绩按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期末成绩)占50%的占比进行综合核算,平时成绩通过学生出勤、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等构成,期末成绩通过结课论文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二、主要内容与育人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授“全球化下的法律冲突与融合”“全球气候保护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博弈与国际行动”“核污染防治和危险物质的国际管制”“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制度安排”“海洋环境保护的区域治理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涉及全球公共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激发学生探究全球公共问题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全球公共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树立参与全球治理的责
  • 2021-09-03
    9月2日上午,校党委召开2021年第37次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校党委书记殷奇主持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上半年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分析研判了学校下半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审议了《天津外国语大学2021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日常考核评分细则和现场考核评分细则》。会议指出,2021年是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一年。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党中央、天津市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市教育两委具体部署,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殷奇强调,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严格按照《天津外国语大学2021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日常考核评分细则和现场考核评分细则》要求,确保将各项工作高标准落到实处,持续巩固好巡视整改成效,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等专项工作,常态化推进党委巡察
  • 2021-09-0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和市教育两委党史学习教育安排,8月31日下午,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党史专题学习暨“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参加学习研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列席指导。 会上,中心组集体学习领会了中央和市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总结报告。殷奇指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活动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特别是“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将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唐卓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践行青年历史使命”为题,围绕“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意义”“‘七一’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青年学生如何学习践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生动鲜活的案例,做了内容详实的授课辅导。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围绕如何以“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题讲好“开学第一课”,进行了热烈的讨
  • 2021-09-02
    根据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在津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部署,结合我校实际,8月27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组织51名在津留学生召开了线下“留学生法制安全教育会”,重申留学生必须要遵守的法律红线和纪律底线,进一步强化留学生遵守我国法律和我校纪律的意识。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倩就留学生容易触犯的非法打工、非法居住、非法居留等“三非”问题,吸食贩卖毒品问题,寻衅滋事、酗酒斗殴、无证驾驶等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问题,以及迟到旷课、私自离津,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瞒报替报体温、定位,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等违反校规校纪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要求,强调了纪律,并对留学生们进行了人身安全、消防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相关教育。学院要求留学生本学期每周必须选择线下课到校修读,所开设的汉语专业课和通识课程全部向学生开放,同时还设置了书法、绘画、太极拳等文化选修课供学生们选择。会后,全体参会学生签署了“天津外国语大学留学生安全承诺书”。国际教育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压实管理责任,不断提升留学生管理水平,为我校留学生教育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图/通讯员 崔洪斌 文/通讯员 赵伯杨)
  • 2021-09-02
    一、课程简介《语言、文化与社会》课程由我校英语学院、日语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以及亚非语学院的教授、名师团队共同打造,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对语言对象国和区域的语言、文化及社会状况进行介绍,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视角对我国与语言对象国与区域的关系进行客观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性、语言欣赏水平及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国际化外语人才。本课程共16学时,1学分,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课程总成绩按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期末成绩)占50%的占比进行综合核算,平时成绩通过出勤和课堂表现等构成,期末成绩通过开放式专题小报告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二、课程特色 本课程主要采取教授名师讲座、学生参与讨论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美国、日本、俄罗斯、西班牙、韩国、阿拉伯及东南亚等国家语言、文化与社会概况的兴趣,并注重对社会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深入理解与把握。三、学习收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不同文化及社会状况国家和区域的特点,比较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区别和差异,为学生的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