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6-06
    为提高学生党员理论水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领党员在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感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就,5月31日,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西班牙语学生党支部开展了“学党史,悟初心,走进党史中的马克思”主题党日活动。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出席活动并讲话,党委组织部、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2020年9月,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共计40人前往欧洲各国进行为期一年的留学交流,期间,他们作为学院“寻访海外的马克思”实践团首批成员,深入语言对象国,追寻马克思的足迹,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寻访活动坚定了队员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追求。在本次党日活动中,支部全体成员观看了比利时和捷克小分队的寻访故事。队员们克服疫情困难,完成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用镜头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地的发展。胡志刚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西班牙语学生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体现了支部党员们对理论学习的认真重视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令人敬佩。他分享了自己在德国交流学习期间坚持探寻马克思和恩格斯足迹的感悟,并向支部党员们推荐了《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党史学习必读书目。他嘱咐同学们要继续坚持理论学习,
  • 2021-06-05
    6月3日下午,我校学生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委员会在马场道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2021年校领导茶叙会。校党委书记殷奇、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出席,校办公室、学生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教育技术与实验室管理中心、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与学生代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听取意见、直面难题,共谋学校发展。本着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的原则,茶叙会围绕教育教学、宿舍生活设施、校园管理以及体育锻炼等方面展开,与会学生代表积极提问,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听取了同学们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诉求,有问必答,有问细答,耐心地给出解释与答复,并就学校下一步工作规划进行了重点说明。会议氛围轻松热烈。殷奇对同学们的建议给予充分肯定,为学生会、研究生会所作出的努力点赞。他指出,同学们的意见站位高,视野开阔,对助力学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他表示,茶叙会是一堂无人不育人、无时不育人、无处不育人,共商学校发展的“思政课”,学生会、研究生会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纽带,要多发挥作用,发挥好作用,积极调研,广泛收集问题,做好上传下达。他强调,学校一切工作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幸福快乐是校党委的大事,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要说
  • 2021-06-03
    5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不仅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做好外事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积极推进与国外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同时不断扩大出国学习交流的人数,发挥好出国留学人员的作用,当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间大使,多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不断增进外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中外人民友谊,夯实中外友好关系的民意基础。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史亚军教授:新形势下,加强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使命为高校新文科建设在平台、项目、高层专家和专业人才、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及其成果集成体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和新的发展可能。我校依托多语种学科优势,把握党和国家重要
  • 2021-06-03
    为落实学校关于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促进非通用语专业在现有基础上向更高水平发展,5月27日下午,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召开非通用语专业建设座谈会,副校长李迎迎出席会议,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负责人及相关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李迎迎对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非通用语专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她表示,学院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天津市级本科专业建设中取得突出进展,近年新建专业发展顺利,个别专业今年迎来首届毕业生,学院多语种专业形成全面协调发展态势。各专业负责人从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国际交流、招生就业、教材开发等方面汇报介绍了专业建设基本情况,并就专业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包括充实中教外教配备、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扩大交流活动参与、提升教师学历职称等进行了讨论交流,为专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李迎迎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交流意见给予积极回应。她对一些具体情况一一进行详细说明,并对本次座谈会所涉及到的问题从专业、学院、学校层面解决提出指导性意见。学院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对专业建设中的个性和共性问题进行总结梳理,结合此前学院对各专业调研座谈
  • 2021-06-03
    我校学生团队荣获2021年天津市高校资助宣传大使荣誉称号我校资助大使团队现场宣讲6月2日下午,2021年天津市高校资助宣传大使决赛在天津理工大学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2019级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加苏尔·木萨和国际关系学院郭力娇所组成的资助宣传大使团队以声情并茂的演讲、逻辑清晰的案例阐释,从20名高校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天津市高校资助宣传大使”称号。本次活动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主办,天津理工大学承办。旨在进一步宣传党和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认识党领导人民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来之不易,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促进高校学生资助事业健康发展。本次大赛分初赛、决赛两个阶段进行。我校选手以初赛第3名的成绩顺利挺进决赛。决赛分为选手展示、命题宣讲和案例阐释三个环节。我校选手以“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及工作实例”为题,讲述我校通过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4个方面来践行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理念,随后就现场抽取的案例题目进行2分钟的阐释。两位同学在比赛中以稳健的台风和精湛的演讲技能赢得了在场的阵阵掌声,展现了天外学子的风采。评委在点
  • 2021-06-03
    【作者简介】刘宏伟,科研处处长,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文学文体学、电影叙事学、创意计算。【成果简介】《基于创意计算的电影故事生成理论框架》(A Creative Computing Approach to Film-story Creation: A Proposed Theoretical Framework)发表于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ISSN: 1476-8186),EI收录。文章刊发在2020年第5期。【成果摘要】从电影发展史来看,电影创作者通过对故事结构、风格、主题、情感等不同方面的探索,创作出不少经典作品。但是,传统的电影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作者的灵感,创新方式存在局限性。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基于人脑认知的创作过程有了新的解决方法。跨学科研究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音乐、小说、诗歌甚至电影等多个领域得以应用。研究者运用文本、声音、图像等素材,结合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在人文领域就相关的创新性理论及软件开发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实际上,一部分基于人工智能
  • 2021-06-0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把学党史、悟思想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工作动力,6月2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殷奇、副书记胡志刚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我为师生办实事”调研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部分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了调研活动。座谈现场气氛热烈,教师畅所欲言,分别从学院学科建设、思政课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和办公环境提升等方面与学校领导进行了沟通交流,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校领导和思政课教师还围绕“如何促进年轻教师发展”“如何增强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趋势下主动、有效地提升思政课水平”“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等重点关注的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学校领导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自成立以来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并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和困惑逐一进行了解答和回应,表示将责成有关部门认真梳理总结调研情况,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办法措施。老师们纷纷表示,感谢学校领导深入基层解决“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一定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殷切嘱托和希望,将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
  • 2021-06-03
    5月27日下午,我校2020年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仪式在逸夫楼莎翁厅举行。校党委书记殷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副校长余江、副校长李迎迎出席。校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2020年受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及所在单位负责人参加聘任仪式。聘任仪式由胡志刚主持。 校党委书记殷奇、校长陈法春为受聘正高级人员代表颁发聘书 副校长余江、副校长李迎迎为受聘副高级人员代表颁发聘书 殷奇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对受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5名同志表示祝贺,感谢老师们长期以来为学校改革发展做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他指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关键之举,对完善我校师资结构、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带动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此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努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在完善分类评价、调整岗位设置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他对受聘人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成为“大先生”,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要研究真问
  • 2021-06-03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组织和党员奋发进取、创先争优,5月31日下午,我校召开2021年学生党建工作评优表彰会,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关工委、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相关负责人,以及高级翻译学院、各本科学院、滨海外事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和学生评委共计70余人参加了表彰会。 在此次“十佳学生党支部”评选中,13个候选学生党支部现场展示了各自在政治引领、理论学习、学术道德、制度创新、组织建设、志愿实践、学风建设、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服务社会等不同方面的优秀成果,内容翔实、生动感人,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党支部按照“五好”党支部建设标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感恩回馈社会。本次学生党建评优工作在基层推荐的基础上,通过校园网事迹展示,综合网络投票和现场投票,产生“十佳学生党支部” “优秀学生党支部” “十佳学生党员” “优秀学生党员”和“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等多项称号,其中十佳学生党员同时授予“天津外国语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 2021-06-03
    6月1日下午,应急外语服务研究座谈会在我校逸夫楼大江厅召开。会议由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主办,中国应急管理部、天津市应急管理局、中国传媒大学、防灾科技学院相关领导和专家应邀参会,我校党委书记、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院长殷奇,副校长余江出席座谈会。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名誉院长李宇明教授作主旨报告。殷奇高度评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对支持关心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指出,应急管理能力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顺应时代的要求,该领域的体制机制建设和政策研究将大有可为;要加强学理研究、实证性研究,要用统计数据来支撑研究成果,提高咨政建言的科学性。他强调,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要加大平台建设,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扩大成果的影响力,形成研究院特有优势,打造一流智库平台。余江在致辞中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我校“一基地三库”的成立背景及发展历程,并从智库研究、咨政建言和成果转化方面介绍了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在国家治理的庞大体系中,应急外语服务是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要继续在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双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