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4-09
    近日,天津市教委下发了《关于公布第十四届天津市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结果的通知》,我校英语学院翻译专业学生胡晴的论文“归化异化视角下《青衣》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获评天津市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第十四届天津市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共收到全市各高校报送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105份,相关学科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共有55份毕业设计(论文)通过评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我校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新活力、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实践能力,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保障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把好学生毕业的最后关口,不断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水平。(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王济军)
  • 2024-04-09
    为提升学生多语言理解能力、多语言转换互译能力以及哲学知识素养,通识大讲堂(第三期)“译事三难与西哲汉译------从‘信、达、雅’说开去”于近期在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举行。 主讲人沈学甫以严复先生的诗句“鼹饮津沽水,燕居二十春”展开讲座,通过解读“信、达、雅”翻译原则和分析两段经典的西方哲学汉译案例,带领同学们一起体会西方哲学文献的复杂性、超验性、抽象性、概念性、隐喻性、开放性等语言特点。沈学甫将“信、达、雅”原则与西哲汉译相结合,引导同学们学习严复这位中国近代西学研究第一人“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精神。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了解到在汉译任何一部西哲文献之前,都要仔细研读原著、透彻理解原文,反复推敲上下文语境,以便使译文在译者与哲学家视域融合之后的语境中得到新生。同学们还深刻感受到严复先生以其“融通中外”的学者之姿,为中国译界贡献了多部西学汉译经典之作,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从而意识到自身作为外语院校的学生,同样应当肩负起融通世界的使命。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通识教育学院开展的“通识大讲堂(第三期)”坚持以促进学
  • 2024-04-08
    为推动天津外国语大学与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的交流与合作走深走实,切实提高学校来华留学生规模和国际中文教育质量,在天津市建设最受留学生欢迎的来华留学目的地和国际中文教育基地的过程中下好“先手棋”,并就更好地举办建校六十周年校庆活动之“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听取建议,应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邀请,4月1日-4月5日,校长陈法春率代表团访问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访问期间,代表团先后开展了14场公务活动。在葡萄牙,代表团到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拜访,与驻葡大使赵本堂、教育组负责人陈默进行沟通交流。陈法春与里斯本大学校长路易斯·费雷拉、副校长若昂·佩肖托、文学院院长赫尔曼吉多·费尔南德斯、教育学院院长路易斯·卡瓦略会谈,听取了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有关示范孔子学院建设情况的汇报,转交了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同意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继续使用孔子学院品牌、名称和标识的《授权书》,并在加强示范孔子学院师资建设、葡萄牙孔子学院联盟建设、中文教育硕士培养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此外,还看望了在孔子学院工作的师生、在里斯本大学学习的天外学子,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协调解决了师生们提出
  • 2024-04-08
    4月3日,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天津理工大学举行国际学生联合招生及培养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天津理工大学副校长王铁、市纪委监委驻天津理工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冯骅、我校副校长李迎迎出席,双方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和签约仪式。座谈中,王铁和李迎迎分别介绍了两校的办学情况以及国际学生招生培养特色。双方一致认为,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两校赓续友谊、共创未来的战略举措,也是更好发挥各自办学优势的有机结合,必将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此次战略合作既是助力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有力举措,也是发挥合力打造“留学天津”品牌的实际行动。此举将推动两校在国际学生联招联培相关工作中实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紧密的高质量发展共同体。未来,两校将以推动“留学天津”品牌建设为核心,结合各自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创新工作模式,在国际学生联合招生及培养、推动两校交流活动中开展深度合作。聚焦国际学生高质量培养及留学体验的提升,聚焦两校国际化办学的可持续发展,为两校国际化建设共同发力、共谱新篇。(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梁燕)
  • 2024-04-08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国际事务和外语研究的学子,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3月30日-4月1日,招生就业处、亚非语学院赴福建泉州开展招生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泉州地区的优秀高中展示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教育资源、学科优势以及丰富的国际交流项目,吸引更多学生报考,进一步加强两地教育交流与合作。此次活动走访了泉州市教育局、泉州一中和泉州七中,并就产教融合、当地学生学习“一带一路”沿线语言的优势及优质生源基地等进行交流探讨。招生就业处处长安娜在座谈中详细介绍了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基本情况、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奖学金政策等,特别强调了天外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重视,以及为学生提供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亚非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海梅深入介绍了学院的特色语种及跨文化交流项目,并分享了天外的国际合作案例,包括学生交换项目、海外实习机会及与国外大学的联合培养计划等。此次招生宣传活动得到了天外校友和泉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当地教师们表示,泉州是世界非遗城市、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现在海丝经贸合作重要门户城市,高度赞
  • 2024-04-08
    在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3月29日和4月7日,全国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轻喜剧院线电影故事片《我要当老师》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两校区报告厅上映。校领导、机关干部、思政课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兼职党务干部和全体辅导员、学生代表等400余人共同观影。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主持,影片主创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凯介绍影片创作情况。影片《我要当老师》是中国电影史上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的轻喜剧院线电影故事片,由教育部指导,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教育两委支持,天津电影制片厂等联合出品。这部影片巧妙地运用了广大学生喜爱的轻喜剧形式,真实反映了新时代青年选择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心路历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意义,进一步拓宽了“大思政课”的建设路径。“亲其师,信其道”“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而是给别人带去了什么” ……在场师生沉浸于影片情节中,在笑声和泪水中体会教育的力量与温暖,感受一代代思政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赤诚情怀。广大师生纷纷表示,本次观影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之旅,深
  • 2024-04-07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助力新文科建设与发展,4月2日,我校邀请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首席专家王立非教授,以“关于构建智能语言服务教育体系的设想”为题作讲座。讲座由英语学院院长刘宏伟教授主持。讲座中,王立非从智能语言服务的国家政策支持、市场潜力和需求,细分领域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智能语言服务教育体系。他指出,智能语言服务是高校外语教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传统的外语和翻译教育应当转向智能语言服务教育,以语言服务、智能服务和传播服务教育为核心,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改革传统外语教育模式。同时,高校应当进一步拓展产学研融合,与研究机构和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推动智能语言服务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语言人才。他提出,外语院校要充分利用语言资源优势,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为国家和地方发展贡献力量。英语学院全体教师和研究生、相关学院部分教师聆听了讲座。讲座反响热烈,为我校探索构建智能语言服务教育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外语人才提供了有益借鉴。(文
  • 2024-04-07
    第二届“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于2023年6月17日正式启动。本次大赛以月赛、季赛、年赛的赛制模式进行作品评选,截至2024年2月16日,第八个月赛阶段结束。经过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小红书、哔哩哔哩以及津抖云七个平台按照“网络热度”的推荐,以及“你好天津”抖音号、视频号推荐,由评委会进行评分,我校《天外“朋友圈”》《解构天津》两部作品在第二届“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第八个月赛中荣获月度三等奖,并取得参加季赛以及年赛的评选资格。《天外“朋友圈”》由校党委宣传部制作,展示了坐落于万国建筑云集的五大道风景区的天外马场道校区,以及湖光山色、风景秀丽的滨海校区,呈现出学校名家荟萃、思想争鸣的学术文化氛围,重点突出了天外在积极投身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目前,天外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校,展开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每年接收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长短期留学生来校学习。诚挚地欢迎大家,加入天外“朋友圈”!《解构天津》由国际传媒学院教师侯正通、钟竹韵指导,郭紫萱、魏一凡、赵晓阳同学创作。该作品以天津样貌为主要展现内容,多样化呈现了国潮与民
  • 2024-04-0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国际传媒学院党委联合河西区上海道小学党总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足迹,赴平津战役纪念馆开展党日活动,重温总书记教诲,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共同为建设美好天津、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国际传媒学院全体教职工党员、上海道小学教师党员及学生代表近百人参加活动。活动中,师生们先后参观了“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人民支前厅”“伟大胜利厅”和“英烈业绩厅”。沙盘演示和英烈名录墙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完战役的沙盘演示,教师党员侯平对同学们说:“战士冲锋在前,民众支前奉献,是万众一心才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革命英雄奋勇前进的精神,不断进步,为人民为祖国作贡献。”在英烈名录墙前,上海道小学的同学们纷纷表示:“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胸前佩戴的红领巾鲜艳夺目,时刻提醒我们要铭记先辈遗志,立志报效党和国家。”此次联合党日活动是国际传媒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鲜活实践。上海道小学党总支书记许纯表示,与国
  • 2024-04-05
    阳春三月,校工会组织的2024年教职工春季系列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次活动突出暖心、校庆、提升和参与四个主题,吸引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暖心开展温馨献花活动。校工会在第114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分别在马场道和滨海两校区为女职工献上一枝鲜花,送上节日问候,惠及500余人,让女职工们收获满心的欢乐与祝福。校庆为庆祝我校建校60周年,举办“巧手匠心 绘多彩校园”DIY数字油画活动。选取具有学校校园特色风景的素材,精心定制数字油画模版,在教职工活动中心,现场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组织教工绘画,吸引了50余名教师参加,锻炼了动手能力,提升了创造性思维,并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爱校荣校热情。提升以提升综合素质为重点,组织我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职工“品质课堂”培训,参与人数和培训效果都有新的提升。本学期“品质课堂”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两校区开设国画、彩铅绘画、软笔书法、瑜伽、塑形健身、民族舞、声乐、尤克里里等课程,并新增硬笔书法培训。约200余名教职工报名参加,其中,出现了许多新面孔。随着课程全面开展,新学员也随时加入。此外,体育俱乐部活动也在有序开展,吸引众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