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2-06-21
    为扎实推进“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中国情怀的时代新人,5月24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青春有我,薪火相传”首届多语种讲中国故事大赛成功举办,包括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波兰语、芬兰语、白俄语、乌克兰语、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希腊语等14个语种在内的45名选手参赛。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班子成员、各专业教师评委参加活动。 参赛选手围绕“我们这十年”和“抗疫故事”两个主题,从自身视角出发,讲述十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巨大变化和疫情中感受到的中国力量。西班牙语专业作品《她们》以第一视角向观众讲述了以陈薇院士为代表的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在疫情发生以来,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分秒必争地奋战在最前线保卫人民保卫国家的故事。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扛起自己的责任,积极配合国家疫情防控指令。这是中国的抗疫故事,也是值得全世界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力量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力量。最终该作品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感人至深的精彩讲述获得全场比赛最高分,摘得大赛桂冠。 俄语专业作品《我们都是战士》回顾了疫情发生以来人们面
  • 2022-06-08
    根据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度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认定工作的通知》精神,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于2021年11月认真开展了项目申报工作并完成推荐上报。注:顺序同市教委关于2021年度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立项的通知。近日,经市教委审查和公示,我校共有16个项目获得2021年度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一般项目立项,其中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法语系及西班牙语系教师共获批5项。 近年来,学院全力推动教师开展科研,教师申报科研项目的热情不断高涨,学院的科研氛围日益浓厚。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强各类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和服务工作,进一步为广大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力争再创佳绩。(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安娜)
  • 2022-06-04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为落实学校2022年培养方案修订要求,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中文人才,5月28日,国际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召开了线上专业培养方案调研会,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马兰州教授参加调研会,同时邀请人民日报出版社第一编辑中心主任曹腾、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中学语文教研员叶淑明以及两名优秀毕业生代表,就职于天津市武清区文化馆的周子妮和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题部的田雨鑫参会。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教师出席会议,会议由教学副院长俞春玲教授主持。会议围绕业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需求变化展开,充分听取校内外对培养方案修订的意见和建议,为不断完善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会上,曹腾指出,出版行业是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较为集中的领域之一,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还须具备对图书市场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图书选题的敏锐鉴别力。叶淑明指出,丰富的文学文化常识、出色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深厚的古文修养、高雅的审美能力以及系统的教育科研能力、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等都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周子妮和田雨鑫
  • 2022-06-0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学校党委关于“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和“青春献礼二十大 奋斗担当铸忠诚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工作的部署要求,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引导学生更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识大势、明规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穿透力和说服力,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面向2020级全体学生组织开展了“中外制度比较”案例实践教学活动。活动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中外对比,搜集有对比性的故事和有说服力数据的案例,以文字、图片、视频等生动的形式加以直观地呈现,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同学们通过国家制度之比、道路之比、文化之比、社会治理之比等等多方面的比较,弄清楚了中国奇迹背后的制度优势,弄清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理、哲理。本次活动对提升学生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事务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活动的成功举行是我
  • 2022-06-0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将“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和“青春献礼二十大 奋斗担当铸忠诚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推向深入,日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线上举办“学思想迎接盛会,悟原理铸就忠诚”理论大学习(第一期)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交流研讨活动。邀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赵学珍教授以“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为题,作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导学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并深入开展交流研讨。赵学珍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解读为切入,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元为纲,围绕“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剩余价值学说”等内容,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伟大的哲学变革,阐明了辩证唯物
  • 2022-05-31
    5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清华大学外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系协办的“2022首届全国本科生当代英语文学前沿研究学术论坛”在线成功举办。受邀参会的本领域专家学者做了主旨发言。我校英语学院文学系钟睿祥、孟祥丽、严思婕、蒋亚妮、李浩竞五名同学,同来自全国的四百余名本科生一起,在各自的分论坛分享了学术论文。 钟睿祥从文学和社会学视角分析了英汉语言同化对华人族群身份认同感的影响,提出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和提升社会福祉,建立文化自信,强化个体的身份认同感。 孟祥丽以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为例,从疾病叙事视角探讨了人性的脆弱及人生中的失去等问题,提出要建立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免患者陷入自身经济危机,同时提倡加强对患者道德和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 严思婕分析了多丽丝·莱辛《游过隧道》中的原型意向和生态观,借助小说主人公的成长故事,提出要回归自然、感受自然,方能更好地找到自我,达到精神世界的充实、完整与健康。 蒋亚妮和李浩竞分别从视角分析解读了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和小说《到十九号房间去》。前者呼吁女性要勇
  • 2022-05-25
    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及《天津外国语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方案》要求,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于上周顺利完成了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根据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本次毕业答辩全部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共有12个本科专业参与答辩,包括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俄语、德语、西班牙语),3个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以及芬兰语、波兰语、捷克语、匈牙利语、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等6个新建专业,其中,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专业自2018年开办以来首次有毕业生参与答辩。本年度学院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共有296名学生顺利通过答辩,80名教师参与答辩及组织工作。(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安娜)
  • 2022-05-25
    为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迎盛会 铸忠诚 强担当 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院教师缓解疫情期间来自线上教学、防护抗疫等多方面的情绪压力,助力学院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切实守护师生心理健康,通识教育学院党总支积极谋划,邀请学院心理学博士孟红霞副教授于5月24日通过腾讯会议作了以“直面疫情 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讲座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韩冬梅主持,全体教师在线聆听。孟红霞从与日俱增的新冠确诊病例加剧人们心理健康问题切入,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自我调适的基本方法。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对于正确认识疫情防控下的心理健康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直以来,通识教育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教职工心理健康,同时号召全院教师将抗疫精神、心理健康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赋予通识课程价值引领重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推进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贯彻落实。(通讯员/智敏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韩冬
  • 2022-05-25
    近日,由天津市教委主办,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天津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决赛圆满结束。本届大赛以“课堂”为主阵地、“创新”为主旨、“金课”为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全程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教学创新改革成效。大赛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历时5个月,共有来自全市28所高校的128名选手(团队)参加,分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职称3个组别进行。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德语系胡峰老师团队(韩芳、肖晋元)克服疫情困难,经过校内初赛、天津市赛网络评审和现场决赛的层层角逐,所讲授的课程《德汉口译实践》脱颖而出,获得天津市地方高校副高组二等奖。胡峰表示,此次大赛精准聚焦一流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和“新文科”建设的任务目标不谋而合,使任课教师更加注重提升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适应新时代人才能力需求。通过参加本届比赛,真正做到了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自己课程的教学痛点,梳理多年来的教学创新与改革效果,让痛点真“痛”,让创新真“新”,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作为一项新型赛事,是《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中保留的唯一一项教师教学
  • 2022-05-20
    为认真学习贯彻“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及“青春献礼二十大 奋斗担当铸忠诚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工作要求,英语学院党委于5月17日中午举办了党校开班仪式暨首场党课。学院党委书记郭芃主讲,全体毕业生党员及积极分子参加。 郭芃带领党校学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阐述了新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责任;结合东西方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举措和效果,分析了中国和西方国家制度的本质区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青年学子听党话、跟党走,在亲身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历史进程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他号召广大青年学子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呈现青年一代的风采,迸发青年一代的光谱和能量。 英语学院党校后续将以集中授课、演讲比赛、实践活动、交流研讨、线上观影等方式开展,进一步引导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