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1-05-08
    4月30日下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内俄罗斯东欧中亚区域国别研究著名学者王宪举,应邀做客我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坊,开展了题为“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线上讲座,俄语专业师生70余人参加了讲座。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王宪举从条约签署背景、条约主要内容、20年来中俄关系全面迅速发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对俄语专业学生的期望等五个层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从政治领域(元首外交)、边界问题解决、经贸-能源-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科教-航天-国际事务合作、电商发展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俄关系迅速发展的现状、特点及重大意义。讲座详细生动,语料丰富有趣,整个讲座过程中全体师生认真聆听,并就一些重要问题积极与主讲人开展互动,如疫情背景下俄语人应如何应对就业及国际交流问题,俄罗斯自身发展问题是否会对中俄关系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如何推动中俄两国民众间的人文交流,中俄哈三国疫情防控方案、相关法律法规对照翻译及三国卫生防控领域合作研究建议,未来30年中俄美三国关系等。王宪
  • 2021-05-0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4月22日,应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西班牙语系的邀请,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班牙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院长常福良教授通过腾讯视频会议,为西班牙语系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讲座由西班牙语系主任张鹏教授主持,围绕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思考展开。常福良指出,研究是研究生的主题,研究生的本职就是研究,在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实践互动中均应突出研究性。西语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本专业最高层次人才,以达到立德树人、业务精湛的最基本目标。德字为先,树人先树德;而业务精湛则体现在听说读写译,懂得运用所学语言做研究。在翻译人才的培养方面,他认为,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外交战略、国内外时事有比较清晰的整体把握,坚持四个自信,做好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常福良还结合自身经历,为同学们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规划方面点亮一盏明灯。他鼓励同学们要泛读泛听,多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从学科史学起,重视学习哲学,培养和发展思辨能力,要
  • 2021-05-06
    4月20日下午,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周民权教授做客我校“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专题系列学术讲座,以“社会性别定型视阈下的俄汉成语对比研究”为题,为俄语学科教师和研究生进行了线上学术交流和分享。讲座由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史亚军教授主持,俄语学科带头人姜雅明教授作总结点评,俄语学科教师和研究生6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周民权从成语与社会性别定型、俄汉成语中的社会性别非对称性问题、俄汉成语的形象和语义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从语义层面、价值评价标准层面、词序和数量层面深入分析社会性别特点。讲座语言深入浅出,观点新颖独特,理论与实践并重,讲解详细生动,语料丰富有趣,过程贯穿鲜活实例,让老师和同学们受益匪浅。 史亚军对周民权教授应邀为我校俄语学科师生开展学术讲座表示诚挚感谢,指出从社会性别视角开展俄汉成语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场学术盛宴无论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还是对研究生的学习和论文写作都将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 姜雅明分享了聆听报告的心得体会,她指出,周民权教授的讲座从社会性别定型概念解读出发,运用鲜活的语料和案例,通过形象和语义两个层面的对应以及不对应分析,阐释了俄汉成语中的社会
  • 2021-05-01
    4月27日下午,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金山教授做客我校“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专题系列学术讲座,以“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为题进行了线上学术交流和分享。日语学院全体中青年教师、研究生导师、学科建设管理人员、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及外校共150余人共同参与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讲座由日语学院院长朱鹏霄教授主持。 金山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概念阐释入手,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从知识、能力、素质、素养四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日语学科(包括日语语言文学和翻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路与方法。他指出,当今研究生在写作和表达等涉及多种能力培养方面先天性不足,并结合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为带动研究生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方法和路径的思考和分享:如提高招生标准,鼓励老师带领学生组建团队发表智库成果、参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等。特别提到了学术研究与教学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结合自身管理、教学及科研的经验区分“主战场”和“特色战场”,分享了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学科建设、学院发展上面的创新性尝试和效果。金山教授的讲座涉及研究培养质量提升的诸多理论,同时又和海南大学以及海南所具有的区域性特征进行了深度融合,为我校今后提升日
  • 2021-05-01
    4月23日下午,津云新媒体集团总编辑齐怀文应邀为我校国际传媒学院研究生做讲座,围绕媒体融合趋势下不同媒体如何适应新型传播关系,创新内容生产形式,阐述全媒体人才的“术”与“道”。齐怀文对新型传播关系进行探析,用一图读懂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方式,讲述中央媒体、地方党媒、政务媒体、商业平台、自媒体在舆论引导中发挥的不同作用,以及如何形成全方位、多声部的传播矩阵,让正确舆论传得快、传得开、传得远,达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传播效果。随后齐怀文结和自己丰富的媒体实践经验,重点讲解了内容生产的创新方式。他指出,媒体人在进行内容生产时应当注重和提升四个能力,即记者“四力”、资源整合配置能力、技术嫁接转化能力和核心策划把关能力。在谈及宣传工作时,齐怀文指出“宣传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应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他分享了新华社视频作品《255!空中漫步》和央视新闻作品《“遗书”里有什么,让儿子一夜长大?》,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如何践行“四力”,以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齐怀文结和自己的新闻从业经历,阐述新型媒体需要“一专多能”的全媒体人才,鼓励学生学习内容、运营、技术的本领,从
  • 2021-05-01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学习兄弟院校的建设经验,切实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4月21日下午,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副主任、葡萄牙语教研室主任徐亦行教授通过腾讯会议,做了题为《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葡萄牙语专业为例》的专题讲座。学院班子及全体教师参加,讲座由副院长刘全主持。徐亦行首先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情况。自2017年起,上外连续三年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于2018年底实现全校外语语种专业课程思政试点全覆盖,2019年实现课程思政所有院系、所有专业全覆盖。作为国内首批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的试点高校,上外积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等方式,将外语教育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积极推动外语教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的有机融合。徐亦行以葡萄牙语专业课程为例,分享了专业教师如何通过有针对性、新颖的方式与视角开展教学,师生在语言课堂中探讨如何规范表述中国现实、中国立场,如何在专业课程中,选择《习近平
  • 2021-05-01
    4月23日-25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北方工业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的“第七届全国高校日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共计230余位高校日语专业院长、系主任和学科负责人参加了本届论坛。我校修刚教授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十四五’期间日语专业发展的新思考”的主旨报告。修刚从“双万计划”与日语专业发展,日语专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展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就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我校日语学院副院长初相娟参加会议,并做了题为“《指南》指导下日语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日语演讲与辩论》课程为例”的专题报告。报告介绍了我校日语学院《日语演讲与辩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以及日语学院教学团队编写的《日语演讲与辩论》教材的情况,引发了与会代表们的广泛关注。
  • 2021-05-01
    参会人员有序进场学院领导与企业现场交流学生与企业对接招聘会现场4月25日,英语学院2021届毕业生春季招聘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家用人单位、英语学院2021届毕业生及部分在校生现场参与。学院党委书记郭芃、院长项成东、党委副书记刘玥深入招聘会现场与用人单位和学生进行了交流。作为英语学院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月系列活动之一,此次专场春季招聘会首次采用“天津外国语大学云就业管理”平台进行报名、审核和发布。自“天外青春英院”公众号发出邀请函后,学院师生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校友力量和社会资源,广泛宣传动员,“云就业”平台总浏览量超过3100次,100余家用人单位提交报名申请。最终,学院综合行业、岗位等因素精选了51家企业现场参会,共提供英语翻译、英语教师、行政管理、营销等100余个岗位,涉及贸易、教育、金融等多个领域。同时,未能入选现场参会的企业,经审核通过后,将以“线上招聘”的方式持续推送。学院相关领导现场听取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好建议、好想法,与用人单位就建立实践基地、聘用就业导师等院企合作事宜达成初步意向。各学生党支部也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深入招聘会
  • 2021-05-01
    为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推进就业服务工作, 4月23日,日语学院2021届毕业生春季专场招聘会在马场道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招生就业处和日语学院负责人现场指导。参加本次招聘会的有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天津西青分公司、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天津泰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近20家企业,分别来自天津、北京、上海、大连等多个省市,行业涵盖了制造业、教育培训、信息技术、金融等多个行业领域,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近百个工作岗位。本次专场招聘会不仅针对应届毕业生提供正式工作岗位,还面向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日语学院相关领导与部分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现场交流。为保证招聘会顺利进行,日语学院按照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以及招生就业处关于开展线下招聘会的工作要求,拟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对用人单位进校及学生参会提出明确要求,并进行全程监督。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除专场招聘会外,组织多场企业专场宣讲会,探讨企业研修事宜,促成校企互动合作,搭建就业实习平台。日语学院将继续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发挥毕业班班导师作用,扎实推进网格化就业帮扶机制,
  • 2021-05-01
    参观河西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参观“西检印象”新媒体工作室座谈会现场合影合影 为全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开拓法学教育学习实践基地,探索法治教育的特色与形式。4月21日,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晓欢与师生代表到河西检察院进行实地参观和交流座谈。河西检察院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强,院领导班子成员周成和办公室、“晨曦”未检工作室、第六检察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交流。学院师生参观了河西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西检印象”新媒体工作室等功能区。同学们进一步真切地感受到检察院检务工作区智能化的信息系统,以及检察官严谨的办案作风和严格的办案流程,对检察机关的职能有了更为直观、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参观结束后,学院与河西检察院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王强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河西检察院的整体情况、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开展情况。第六检察部负责同志介绍了“法治小剧场”的相关情况。座谈会上,播放了国际关系学院师生参与天津电视台《今日开庭》法治剧本视频和河西检察院“法治小剧场”线上版、未检普法工作纪实片、普法短视频等。张晓欢对河西检察院开展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