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1-07-09
    党旗下宣誓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为党员代表发放政治生日贺卡并佩戴党徽学院党委书记杨颖讲授党课7月1日,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国际商学院党委在滨海校区第二教学楼多功能会议室开展庆祝建党百年暨党员政治生日活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学生党员代表参加活动。会上,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为新党员代表颁发了“政治生日”贺卡,并为他们佩戴党徽。学院党委书记杨颖对新加入党组织的学生党员表示祝贺,对他们加入党组织表示欢迎,她强调,要珍视党员身份,铭记入党初心,尤其在建党百年之际加入党组织意义更加深刻,要以入党为新的起点,在学习、实践等多个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展现新时代青年党员的精神风貌。杨颖带领参会师生在党旗下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并讲授“七一”专题党课,与师生党员分享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体会。她勉励师生要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实际行动推动学院事业发展,以奋斗的青春砥砺初心!
  • 2021-07-09
    为增强大学生安全及诚信意识,严肃考风考纪,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于近期分年级召开诚信教育暨暑期安全教育大会。 各年级辅导员结合《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手册》,向同学们传达有关考试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并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认真备考,杜绝抄袭现象。辅导员强调了诚信考试的重要性,号召同学们诚信应考,积极备考,调整好心态。同时,提醒同学们在暑假期间做好安全防疫工作,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做到异地移动实时报备,保护好人身及财产安全。 此次诚信应考暨暑期安全教育年级大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诚信应考的重视程度,树立了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理念,鼓励同学们在大学时光里奋力拼搏,成就梦想。
  • 2021-07-09
    6月5日,为纪念一年一度的“俄语日”,由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主办的普希金诗歌朗诵会在线上举行。来自6个国家高校的20多名俄语学习者通过遴选参与本次活动。主办院校负责人别列佐夫斯卡娅女士出席并致欢迎词。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负责人国晶和乌兹别克斯坦科坎德大学、塔吉克斯坦奥什国立大学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中发言。我校俄语专业本科生俞竹慧、吴澳,研究生魏滟云、麦丹娜、周洁、刘青春在朗诵会上表现突出,展现了天外学子的风采,得到了主办方老师的一致好评。每年的6月6日是世界“俄语日”,也是现代俄语创始人、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的诞辰纪念日。我校俄语系学生朗诵作品丰富多彩、选材独特,其中《冬日早晨》展现了一个骤雪初霁的清晨,告诉我们如何在点滴生活中体会人生真谛;《给奶娘》表达了诗人对“年迈了的亲人”寸草春晖的感激与缱绻留恋之意;《塔吉雅娜给奥涅金的信》展现了如泣如诉的倾慕与忘我呈献之情……同学们标准的语音语调、稳健的台风和富有感染力的朗诵,给与会高校的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彰显了我校俄语专业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本次朗诵会作为世界“俄语日”的庆祝活动,为各国青年俄语学习者搭建了线上交流和分
  • 2021-07-09
    我校红十字会指导教师、学生处干部张磊作事迹报告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树立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推进天津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6月28日,市红十字会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先进事迹报告会。市红十字会相关领导,市、区红十字会党员干部职工、市红十字会离退休干部代表、红十字理事、志愿者代表170余人参加会议。我校红十字会指导教师、学生处干部张磊受邀作题为《汇聚青年力量 弘扬人道理念》的事迹分享。她以饱满的热情、纯粹的赤诚之心投身公益,推动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专业化、国际化和团队化发展,用热血和无悔的青春书写红十字人的精彩故事。现场共有6位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他们将人生轨迹融入人道、博爱、奉献的梦想,质朴的故事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浓缩了不懈奋斗的时代精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建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站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校红十字会工作将不忘初心,把弘扬红十字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在新的起点上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书写崭新篇章。(通讯员 张磊)
  • 2021-07-08
    7月5日上午,首个语合中心资助的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四周班暨印度尼西亚布拉维加雅大学(UNIVERSITY OF BRAWIJAYA)线上短期项目开班典礼如期举行。典礼由国际教育学院进修通识部主任杨少芳中英文双语主持。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啜京中、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印度尼西亚布拉维加雅大学文化研究学院第一副院长Hamamah(M.Pd. Ph.D)、语言文学系主任Sahiruddin(Ph.D)、语言文学系副主任Diah Ayu Wulan(M.Pd)、文化研究学院国际关系处代表 Fredy Nugroho Setiawan(S.S., M.Hum.)、中文系主任NanangEndrayanto(M.Sc.),布拉维加雅大学项目负责人Yang Nadia Miranti,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师代表、布拉维加雅大学项目学员共同参加了开班典礼。布拉维加雅大学文化研究学院第一副院长Hamamah女士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感谢,并且希望藉由这次的汉语短期课程,期待两所高校未来能有更广阔的合作前景。张占奇代表学校致辞,希望借由此次语合中心互联网+的中文教育新模式,使印尼学生可以在
  • 2021-07-08
    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亚太办公室和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指导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三届多语种接力同传赛”决赛于7月4日举行。我校高级翻译学院2019级日语同传方向周文颖同学经过激烈角逐,荣获三等奖,指导教师蒋芳婧教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6所高校、8个语对的119名选手进入决赛,其中日语赛事有来自八所知名院校的14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采取接力同传的形式,以中文为中介语言,进行阿拉伯语、法语、德语、日语、朝(韩)语、俄语、西班牙语与英语的接力同传。最终,经过评委会的公正评审,各语种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据悉,该比赛采用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通行的多语种接力同传模式,并开创性地以中文为接力同传的中继语,尝试从翻译的角度建构中文在国际交往中的话语权。此次比赛是我校日语专业目前在该赛事中取得的最佳成绩,体现了学院翻译课程的教学效果。今后,学院将继续鼓励师生参加全国性高水平翻译类赛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 2021-07-06
    6月22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衷克定教授、秘书处翟东升教授应邀来我校,以“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和论文选题写作技巧”为题做讲座。我校学科教学(英语)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参加讲座。讲座开始前,副校长李迎迎会见了两位专家,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办学格局,对两位专家为我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翟东升对当前高校教育专业硕士论文选题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了“越界、超范围和存疑”论文选题中存在的三种问题类型,总结了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八要”,从培养目标、领域拓展、前置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标准和队伍建设八个方面做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对我校教育硕士学科点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衷克定以2019年教育硕士论文抽检为例,为师生们讲解了现代教育技术硕士论文在选题中常见的问题和误区,并与现场相关专业学生逐一对话,对每一位同学的选题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帮助各位同学能够选对题,选好题。此次讲座对我校教育专硕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师生纷纷表示一定认真总结思考,根据专家建议做好相关工作。
  • 2021-06-27
    6月23日下午,新华社日本专线?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国际传播实习基地签约与揭牌仪式在我校中特中心举行,新华社日本专线主编、总监会副总监蓝建中与我校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李晶签署协议,并共同为基地揭牌。揭牌仪式由日语翻硕专业负责人蒋芳婧教授主持。新华社日本专线编辑、学院党委副书记史宁及日语专业师生参加仪式。李晶向新华社日本专线介绍了学院概况,她指出,实习基地的设立是一次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基地在培养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日语人才,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对外传播能力等方面一定会发挥卓有成效的作用。希望双方密切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机制,积极探索联合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新模式,共同开展日语新闻翻译及相关研究。蓝建中为师生介绍了新华社日本专线的相关情况,鼓励同学们以线下、远程在线以及撰写中日双语新闻稿投稿的方式积极参与实习项目,通过鲜活的新闻素材与贴近普通民众的语言,让日本民众了解真实的中国,为中国话语对外传播贡献力量。该基地的建立,为学院学生就业及实习拓宽了渠道,有利于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学
  • 2021-06-24
    6月22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姜丽萍教授应邀为国际教育学院师生共126人进行了题为“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重塑”的线上讲座。该讲座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行玉华副教授主持。姜丽萍多年来一直从事汉语教学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广泛,涵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教学法与教材等,在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中都有突出成就,先后出版《对外汉语教学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怎么教外国人汉语》等论著9部;主编《HSK标准教程》系列、《体验汉语教程》系列、《魅力汉语》系列等教材6套;在《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多次受邀赴美国、日本、泰国、荷兰、古巴等国家和港澳等地区进行讲学或学术交流。姜丽萍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是汉语师资的培训和培养。她通过《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国际汉语通用课程大纲》三本纲领性文件对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全面描述,用丰富的例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指出在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以及新文科背景的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效果都发生了转变,信息技术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
  • 2021-06-24
    6月18日下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现代国际关系》杂志副主编黄昭宇应邀为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讲座由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教授主持。黄昭宇以“国家安全与中美关系”为题,从国家安全的内外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外部条件、国家安全的内外变量三个方面深刻剖析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及重大意义。他指出,国家安全观已经由传统型转变为非零和、可持续的新型国家安全观,并提出在维护国家安全时,应做到在尊重多样性基础上求同存异。他强调,发展是国家安全的唯一恒量,并从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文四个维度分析了国家软硬实力的同步发展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他进一步分析了中美摩擦升级的原因,认为中美关系之间虽然存在风险,但失控的可能性不大,指出应避免将国家竞争升级到战略化和国际化阶段。报告结束后,同学们围绕中美人文交流障碍、中美俄战略三角的不对称性等问题踊跃提问,黄昭宇深入浅出地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作为“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系列讲座的一部分,本次讲座对我校政治学学科建设和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意义,对研究生拓宽学术视野和提升学术能力也有重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