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5-01-04
    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引导大学生创客成为科技创新和创业主体,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市教育两委联合天津海河传媒中心举办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创客马拉松大赛,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新媒体融合广告工作室—幺幺叁文化传媒”创业项目入围决赛。12月31日,该创业项目团队受邀参加天津经济广播《经广非常道》之“十步问道创业成长力模型”直播访谈节目。该节目是天津经济广播推出的对天津市高校优秀学生创业项目进行专访,向广大青年创客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弘扬创新创业精神的专题节目。天外创新创业团队指导教师赵行、项目负责人国际传媒学院2024届毕业生刘子威、核心成员国际传媒学院2022级本科生刘昊晨做客直播间,与广大听众分享创业历程。访谈过程中,刘子威、刘昊晨畅谈项目研发初衷、核心业务、阶段性成果,以及在创业道路上遇到的困惑、收获和对项目未来的构想与憧憬。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建勇博士,教育部创新创业导师邵阳作为成长教练与团队进行深入交流,并为团队持续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幺幺叁文化传媒”聚焦摄影和广告行业,在提供传统影视级广告摄制服务的同时,向AR实景扫描重建与VR场景制
  • 2025-01-03
    1月2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承办的博古通“津”——“汉语桥”韩国青少年团组正式开营。天外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了开营仪式,欢迎来自韩国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以及高丽大学的19名师生的到来。天外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暴士蕊,韩国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彭婷、授课教师代表赵林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以“留学天外,邂逅天津”的宣传片开场。暴士蕊向远道而来的韩国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表示,天外国际关系学院与顺天乡大学有长期、密切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基础。本次汉语桥活动增添了很多新设计,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将走进更多的企业感受天津的发展速度。希望借助“汉语桥”让更多韩国青年走进天外、品味天津、了解中国,让友谊的种子在中韩文化交流的沃土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张占奇在讲话中表示,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密切,希望能通过“汉语桥”架起人文交流的桥梁,让韩国朋友们在未来两周的时间里感受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触摸到中国这片古老土地的蓬勃脉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留学生招生办工作人员介绍了天外的留学生项目,并为现场来
  • 2024-12-3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推进产教融合,加强院校交流,近日,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一行前往北京思必锐翻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开展访企拓岗、学习交流活动。在北京思必锐翻译有限责任公司座谈中,双方就人工智能技术对翻译行业的影响、翻译市场现状以及译员供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AI如何影响翻译行业的工作模式,以及对翻译教育和实践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交换了意见,并对校企合作、品牌输出等问题,从框架构建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访企拓岗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助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为企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翻译人才。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学习交流中,双方从学院发展现状、人工智能与学科建设融合情况,以及学生工作等多个方面进行座谈交流。重点就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融入翻译教育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教学、学科建设成果以及团学、就业相关等工作经验。本次活动通过资源共享、交流合作等方式,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就业实
  • 2024-12-29
    近日,2024“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闭幕。在4000余名选手中,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意大利语专业学生敬铮用语言阐释思想,用文化连接世界,用声音诠释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变迁。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意大利语组全国总冠军(金奖),为天外争得了殊荣。每一个闪耀时刻的背后,都离不开点滴的积累与脚踏实地的坚持。从最初的懵懂,到如今的成就,敬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厚积薄发”的真谛。一、打好基础,积跬步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敬铮回忆起大学一年级时学习意大利语的情景,那是从零开始、从兴趣出发。“我特别喜欢上课,‘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以语言为窗,去探索、了解不同的文化是非常有意思的。”课外,她会通过看意大利语的电视剧、听音乐、模仿录音等方式不断增加“可理解输入”,慢慢积累语感,为后续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走出课堂,以实践强化理论“语言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所以我抓住了很多输出的机会。”大学二年级时,敬铮在铃铛阁外国语中学担任二外课堂意大利语志愿教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这段经历让她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夯实了语言基础,也体会到“教学相
  • 2024-12-28
    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2000年起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2012年开始实施“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翻译研究”国家特殊需要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经过一甲子的砥砺奋进,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优势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一、培养目标学校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围绕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求索精神、数智素养,能在本领域开展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的高端外语人才。二、招生计划学校“博士特需人才培养项目”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授予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根据学校实际,2025年招生专业(方向)为英语、日语、俄语。最终录取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三、报考条件(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二)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三)具备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中外文语言功底,以及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
  • 2024-12-27
    近日,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2024年度年终总结大会、新文科视域下全国高校日语教育暨日本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承办。全国高校日语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系主任、骨干教师,外语教育出版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共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了过去一年全国日语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交流了改革的经验。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原校长、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修刚教授作开幕式致辞,并以“面向未来的中国本科日语专业教育”为题作主旨发言。本次会议下设4个圆桌论坛,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院长席娜教授在“数字化转型与一流课程及平台建设”论坛中发言。天外日语学院副院长赵冬茜教授在“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论坛中发言。来自天外日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的教师和博士生分别在翻译研究、教育研究等分科会上作了精彩分享。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就新文科视域下的日
  • 2024-12-27
    刘艳波,高级教师,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小学二部道德与法治教师,兼任学科组长、年级组长。作为一名思政专职教师,从教21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用爱心和智慧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一、牢记教育使命,育才兴邦刘艳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曾荣获“优秀教师”“校级学科带头人”“滨海新区学科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二、深化教研,引领学科革新刘艳波深抓教研,促进学科组不断发展。作为学科组长,她带领组内教师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如教学方式创新、作业设计、教学中的问题研讨等,为教师们搭建了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她的带领下,学科组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被评为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品牌学科。三、关爱学生,助力成长刘艳波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担任班主任期间,她注重培养学生
  • 2024-12-25
    近日,天津中煤进出口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建军一行到访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海梅接待了张建军一行。双方进行了交流座谈。座谈会上,双方就各自的发展概况、优势资源、合作方向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张海梅详细介绍了天外亚非语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突出成就、特色优势,表达了加强校企合作的殷切期望,提出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实习实践等多个关键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的设想,实现互利共赢。张建军表示,天津中煤进出口有限公司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合作交流,期待与天外亚非语学院开展更加深入、紧密的合作,并诚邀天外师生前往公司参观交流,以共建为帆、以互促为船,共创多元天外、精彩中煤、共同进步、携力成长!活动中,张建军一行参观了北疆博物院和天外校史馆,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天外的发展历程与特色优势。未来,天外将持续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携手更多优质企业,积极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书写天外育人的新篇章!(内容审核/冯鹏 顾洋 张海梅)(网页编辑/庞轶丹)
  • 2024-12-25
    齐玉俊,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附属外国语学校财务处主任。作为党员教师,从教27年来,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用心教育学生,宣传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深受学生爱戴。一、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齐玉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始终坚守教育教学一线,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始终,注重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刻苦钻研教学方法,主动学习运用教育教学新理论和新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所带班级数百名学生被国内外一流大学录取,彰显附属外国语学校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曾荣获天津外国语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附属外国语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1世纪·高途课堂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优秀指导教师、杭州亚运会双语学生记者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二、持续推动科研创新齐玉俊以科研促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他积极参加市、区、学校的教研活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主动承担命题、评估和分析检测等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多项市、区级课题。曾担任河北区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他通过师徒结对培养项目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他所指导的教师多次做校级、区级观摩展示课并参与国
  • 2024-12-24
    2024年下半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5名优秀学生踏上了前往不同国际组织实习的征程,在国际事务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国际实习之旅。聂家怡2022级国际政治专业实习内容:在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实习期间,赴尼泊尔加德满都参与中国地理学会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2024年度会议,并担任现场会议记录工作。翻译“Save our snow”等项目视频,编辑制作国际组织网站页面。她说:“深入体验国际组织的工作方式,了解到国际组织如何运行,以及学习到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形式,让我进一步对教科书里的国际组织有了更立体的认知,深刻地感悟到国际组织的意义。”张添露2022级国际政治专业实习内容:在中东政治经济研究所实习期间,就中东、北非和东非国家及其与欧盟、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关系等开展涉及政治、经济、人权、能源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并进行论文撰写,为该组织官网发布的研究内容提供相关素材。她说:“通过深度参与此次实习,我不仅在剖析复杂国际事务的过程中锤炼了自身专业素养,更坚定了在专业领域深耕的决心。”杨微羽2022级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实习内容:在APEA亚太青年企业家理事会实习期间,参与全球组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