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天外
{栏目别名}

  • 2024-04-29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zoy-I9ykQOOtt3HyPqF9CQ
  • 2024-04-29
    近日,天博举办“在世界读书日走进古籍”特别活动,邀请天博志愿者代表及新华中学学生和天津外国语大学留学生代表走进博物馆,了解古籍知识,增强古籍保护意识,感受传统文化的无尽魅力。 本次活动由天博宣传教育部和图书资料部携手策划并开展,首次为公众提供“零距离”观看珍贵古籍文物的机会。活动中,图书资料部工作人员、“缥缃琳琅------天津博物馆藏古籍珍品展”策展人杨晓辉为大家介绍了古籍装帧的演变历史以及欣赏古籍文物的注意事项,并为每位参与者配备了口罩等防护用品,随后在其他工作人员的辅助下,展示了明万历凌灜初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乾隆]天津縣志二十四卷等珍贵古籍。 宣教部的老师们还安排了互动体验环节,结合馆藏文物“清雍正二年试乙号样款粉彩荷莲纹盘”,讲解了传统雕版拓印技艺,通过让大家动手体验团扇拓印,领悟中国传统技艺的神奇之处。 “中国古籍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古籍研究和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我们在古籍知识的宣传推广上也要加大力度。”图书资料部田家馨主任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源优势,不断进行创新,策划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新闻来源:https
  • 2024-04-29
    津云新闻讯:近日,滨海新区海警走进天津外国语大学,与英语学院师生共同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专题宣讲会,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了解海警机构职责使命。活动开始前,滨海新区海警局执法员与英语学院老师及学生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就海警的职责使命以及当前工作对语言类人才需求进行讲述,并表示欢迎高素质人才报考中国海警,共建平安海域,同学们表示毕业后会积极报考,并赠送制作的精美海报。宣讲会上,海警执法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内容,向大家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也为海警执法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指导原则。同时,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海警执法员讲述了海上巡逻、缉私查违、救助遇险等日常执法行动过程,生动体现了海警在维护海疆安全中的关键作用。宣讲会生动有趣,点燃了青年学子为筑牢海疆安全屏障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与热情。现场学生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学习海警法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以实际行动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滨海新区海警局会继续推进普法进校园活动,将《中华人民共和
  • 2024-04-29
    首日活动中,双方师生共同开展了投壶、绘画、足球、篮球等破冰活动,学习了音乐课、国画课等中国文化课程,在北外附校师生带领下参观了校园。法蒂玛表示,感谢天外和北外附校的热情接待,让代表团每一天都能感受到回家的温暖,并邀请天外和北外附校师生前往阿联酋交流学习,希望双方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她建议参加活动的双方学生建立定期开展线上活动的机制,建立深厚友谊,通过用汉语、阿语或英语等不同语言分享交流,不断提升语言实践及文化交流能力,推动中阿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为加深海合会国家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增进中外学生交流,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于4月19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了2024年“国际中文日”启动仪式暨“汉语桥”海合会国家青年学生春令营开营仪式。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利民,沙特阿拉伯王国驻华大使阿卜杜拉赫曼·哈勒比,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郁云峰,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党委副书记马贵生出席仪式。春令营承办高校代表以及“汉语桥”海合会国家青年学生春令营师生等300余人参加。2024年是中国与阿联酋建交40周年。作为“汉语桥”海合会国家
  • 2024-04-28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2PVGMNkiofW4xsBxO_7pzQ
  • 2024-04-28
    4月25日,天津社会科学院与天津外国语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建立院校常态化交流、长期化合作、长效化落地机制,在科研工作、智库交流、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携手推动高端智库建设上水平,共同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此次战略合作是天津社会科学院实施开放办院战略、推动高端智库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钟会兵,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主持签约仪式。周红蕾书记对钟会兵院长一行到访天津外国语大学及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学科建设、智库建设等情况。她表示,天津外国语大学十分重视和天津社会科学院的战略合作,双方在科研建设、智库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合作前景。通过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双方一定能够携手推进高端智库建设,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有力贡献。钟会兵院长对天津外国语大学及校党委给予双方合作的重视表示感谢,并从天津社会科学院的发展历史、独特定位、学科特点、品牌活动、成果平台等多方面介绍了情况。他表示,作为首批天津市高端智库,天津社会科学院具有多方面的特色优势,与天津外
  • 2024-04-28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b6Ck7mat9Iqyx9g_Y5Bdlg
  • 2024-04-28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要求,深化校地企合作与供需对接,4月23日,第二届“河西人才节”系列活动之天津外国语大学“羽翼工程”河西行活动举行。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区委书记李学义,区委副书记梁春早出席。周红蕾表示,自天津外国语大学与河西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大力支持,目前已经在党建共建、人才培养、学生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校地共建合作。第二届“河西人才节”为双方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学校将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和河西区“1+10”实施方案,抓当前、谋长远,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更好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河西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希望双方聚焦基础教育、城区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孵化转化等方面细化合作项目,实现优势互补、人才互育,共建产教融合基地,以更加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共谱校地融合发展新篇章。李学义表示,天津外国语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众多、智力资源密集,作为驻区高校,始终与河西区保持密切联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此次外国语大学“羽翼工程”河西行是第二届“河西人
  • 2024-04-28
    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当前外语类院校发挥外语专业优势大有可为的一片领域。日前,记者深入天津外国语大学采访了解到,结合学校外语专业特色优势,天津外大通过培养高端翻译人才、夯实外译学术研究、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等举措,“语”时代同行,为中国发声,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大力弘扬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了天外智慧和力量。一座实验室里发出的中国声音走进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场道校区钟楼,入口处一座非常别致的雕塑引人注目,雕塑名为“精神堡垒”,上面有30多种不同国家的文字,侧面展示了学校外语学科的优势和积淀。这座雕塑指引的方向更是别有洞天——“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介绍,“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是天津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项目,所在的钟楼是国家级文保建筑,拥有百年历史。实验室总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主要服务于学校思政课教学及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作为学校思政育人的品牌项目,实验室以“融通中外、数智赋能、共建共享、实验创新”为建设理念,精准聚焦中外民主政治比较、中外抗疫实践比较、中外生态治理比
  • 2024-04-28
    百年钟楼、欧式建筑、精致校园……4月17日,在天津外国语大学,记者一行被古朴典雅的建筑所吸引。天津外国语大学以外语为特色,拥有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33个(外语语种3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6个。学校借助外语语种专业多、国际交流渠道广的优势,深化中外民间交流,大力推进“留学天津”品牌建设,已与世界47个国家的300余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接收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留学生来校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实验室分为实验教学区和展示教学区,总面积800平方米,可以服务学校思政课教学及全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实践教学。”采访中,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向记者着重介绍了“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展示教学区主要聚焦中外民主政治比较、中外生态治理比较、中外社会建设比较、中外经济发展比较等版块,通过实景化的100个“中外制度比较”鲜活案例,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通过比较,我体会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制度VS外国制度,震撼!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