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10-08
    为持续推进“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畅通师生之间交流沟通渠道,落实好“我为师生办实事”各项工作要求,10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共话理想信念 砥砺青春梦想”学生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殷奇出席活动并与学生代表亲切座谈。党委学工部、党委办公室、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和教师代表与来自两个校区的学生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现场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和奋进的青春气息。围绕学习、工作和实践,同学们依次畅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给他们的收获和改变。他们有的因结缘思政课大赛而立志投身马克思主义教育事业;有的因一堂思政课而改变对所学专业的看法,发奋做“一带一路”中蒙交流的使者;有的因思政课教师的一句激励而调正人生航向、成为生活强者;有的因一次难忘的“行走的最强思想”实践教学,而主动投身社区抗疫志愿服务……同学们谈理想、谈奋斗、谈奉献,分享了他们带着思政课所学所获主动深入社区、深入乡村、深入厂矿,服务同学、服务他人、服务家乡、服务国家的感人事迹,纷纷表示青春只有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才更美丽。此外,同学们还对思政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
  • 2022-10-07
    苍青色的封面上拓印着金色的书法与绘画,古朴却不失优雅。沉甸甸的书本,仿佛承载着百年历史的重量。翻开扉页,就像开启了时光的闸门,让我们得以与那些百年前的、来自远方的知识与思想交会。这本书,就是近期出版的由校党委书记殷奇担任编委会主任,副校长余江作序,图书馆集体编撰完成的《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馆藏精选提要丛书·近代日文文献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日文分册”)。学校全力支持让梦想成真从一个念头出发,到眼前这一本精致的书册,将梦想变成现实,从来不是什么简单易事。一直以来,天外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世人称道,但说到学校图书馆有一座“宝藏”,却鲜有人知。天外图书馆五大道校区分馆的“特藏”书库荟聚了约2万册古籍文献,尤以近代外文文献最具特色。尽管一代代天外图书馆人坚持不懈地对这批特藏文献做着整理与研究,但外界对这些文献的价值仍然知之甚少,“满腹经纶”难以“经世致用”。2020年,校党委书记殷奇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开始主持推动《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特藏精选书目提要丛书》的编撰工作。为了让成果早日面世,他亲自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多次听取方案汇报并提出修改意见。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打磨,日文分册
  • 2022-10-07
    10月5日,天津电视台新闻频道《非凡十年》大型直播特别节目第5集(对外开放篇),对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栾建章和我校“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院长冯雷鸣教授进行了专访。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探索对外开放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以实现中央对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城市定位为导向,充分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倡议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战略机遇,全面推进天津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陆续出台,使得这座城市愈发充满活力,让新一轮开放合作跑出了加速度。在近一个小时的访谈中,栾建章、冯雷鸣分别就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鲁班工坊、中蒙俄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RCEP、“五通”、国际友好城市、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影响力、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等进行了阐述和点评。近年来,我校相关智库和学者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分别在中央文献对外翻译、应急外语服务、国别区域研究、“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出天外声音,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冯雷鸣)
  • 2022-10-07
    十年来,亚非语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语种专业的优势,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一、学科专业大幅增长。学院在朝鲜语、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3个本科专业基础上,陆续增设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缅甸语、泰语、柬埔寨语、豪萨语、印地语、波斯语、土耳其语、蒙古语10个语种专业,形成“亚非非通用语语种群”。获批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朝鲜语、阿拉伯语和斯瓦希里语),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和印度尼西亚语)。现拥有亚非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两个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翻译硕士(朝鲜语口译、朝鲜语笔译、阿拉伯语笔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了一批批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国际化外语人才。 亚非语学院专业建设历程 二、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获评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团队2个,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2门,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此外,还获得多项市级、校级教改项、校级思政示范课程、校级一流本科培育课程。以“亚洲、非洲非通用语多语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项目为依托,学院项目班积极探索“非
  • 2022-10-06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10月5日下午,我校举办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专题报告会,邀请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副校长、天津行政学院副院长徐中教授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辅导报告。校院两级中心组成员、派驻纪检监察组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以及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徐中教授从“第一卷至第四卷呈现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丰富内涵、思想体系和实践要求,并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剖析了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他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
  • 2022-10-05
    为进一步倾听基层师生对于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落实好“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要求,9月30日上午,亚非语学院举办师生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余江出席会议并与参会学生代表亲切交流,会议由亚非语学院院长朵宸颉主持,学院班子成员及相关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座谈会伊始,学院13个不同专业的16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分别结合自身和集体情况,围绕校园生活、学生宿舍、配套服务设施、教育教学、学科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余江在与学生代表积极交流的同时,现场逐一对学生提及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对一些需要核实的情况,要求相关部门立即着手解决,用最短时间向师生汇报最新进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亚非语学院将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丰富拓展师生交流沟通渠道,为广大学生搭建建言献策的活动平台,将“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努力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不断开创未来工作发展新局面。(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海梅)
  • 2022-10-05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网“理响中国”专栏刊发我校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教授文章《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文章指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国从人类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文章强调,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打造全球治理新格局。原文转载如下:【理响中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李强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国从人类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的中国方案。这一倡议不仅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而且为世界指明了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根本路径。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的“地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