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11-13
    11月9日晚,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承办的“中国古城新韵”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举行开营仪式。校长陈法春,哥伦比亚塔德奥大学文史学院院长奥尔加·依耶拉·科雷亚尔、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瑜琴,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以及哥伦比亚学员150余人出席仪式。未来两周,来自哥伦比亚的学员将通过线上学习,体验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魅力。陈法春代表学校对本次线上团组交流项目顺利开营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对外交流工作。他指出,中国和哥伦比亚虽然远隔浩瀚的太平洋,有13个小时的时差,但是学员们“不以山海为远,不以时差为阻”,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对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他寄语全体学员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待疫情结束后,欢迎各位同学来到中国,来到天津外国语大学进行深入交流和学习,进一步加深两国青年之间的互相了解,推动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 奥尔加·依耶拉·科雷亚尔女士向天津外国语大学为哥伦比亚学员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表示感谢,她指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学习中文有助于哥伦比亚的学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希望在不久的将来,
  • 2022-11-12
    11月5日,“永旺杯”第十五届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顺利落下帷幕。我校伦辛琦(俄语系本科生)、汪贝贝(德语翻译硕士)、陈厢屹(法语翻译硕士)荣获三等奖,张君宇(西班牙语翻译硕士)获得优秀奖。“永旺杯”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本届大赛共包含日语、法语、德语、俄语、朝(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7个语种,8个项目。各语种赛事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来自国内外129所高校的209名选手参加初赛,经过层层选拔、激烈角逐,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交传组各15名选手进入复赛、6名选手闯入决赛。最终,伦辛琦和汪贝贝分获俄语、德语组第4名,陈厢屹获得法语组第6名,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学校对于本次比赛给予高度重视,指导教师国晶(俄语系)、邬波(俄语系)、胡峰(德语系)、巫春峰(法语系)、李想(西班牙语系)凭借丰富的教学和实战经验,对学生给予悉心指导,倾囊相授翻译知识和口译技巧,帮助同学们提高专业水平和翻译能力。近年来,各学科优秀学子在全国、地区性赛事中频频获奖,不断创造佳绩,既体现了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也充分展现了各学科良好的办学水平和专业建设成
  • 2022-11-12
    11月11日,天津外国语大学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暨基层党支部书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开班。校党委书记殷奇主持会议并讲话,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殷奇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动员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坚持全面准确,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全校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上;聚焦到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
  • 2022-11-12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11月7日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学生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教授带头授课,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行动,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带着“热气”进课堂。本次形势与政策课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旨在帮助学生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课堂以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了会前的准备工作和大会的五项议程,通过一系列数据讲解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诞生,诠释了报告所凝聚的全党全国智慧;结合“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三大保障”“一个外交”等阐释了报告的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结合生动案例阐释了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帮助学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通过任课教师的详细讲解,同学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
  • 2022-11-11
    访企拓岗活动实地走访企业名企校园宣讲会欧洲语言文化学院2022届毕业生326人,涉及12个本科专业和7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院整体就业率超优秀线,在全校48个本科专业中,学院有5个专业位列就业率前十名。学院牢固树立“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为引领”的理念,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本科专业建设推动就业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学院成立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院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副书记、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系主任、辅导员为成员,形成聚合力、齐发力的就业工作队伍。学院坚持以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着力点,以推动国家紧缺型非通用语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塑造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突出学生语言优势为核心,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合力多措并举,提高就业质量学院将就业指导融入专业教学,发挥全员育人优势合力推进就业。俄语、法语专业将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生涯辅导融入课程思政,春风化雨、溶盐于水。捷克语专业设置外交、商务等跨学科课程,拓宽学生专业视野,丰富学生考研和就业方向。西班牙
  • 2022-11-11
    【作者简介】 高丽,国际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管理学学会第五届监事。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治理、公司金融。曾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外国语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外国语大学青蓝之星、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等称号。累计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校级教改项目等各级科研、教学项目10余项。曾获天津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公司治理国际年会优秀论文、天津市社科年会优秀论文、天津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成果简介】 学术论文How shareholder resources impact on the allocation of control power: example of China Vanke(《股东资源如何影响控制权配置:以中国万科为例》)于2022年发表在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中国管理研究》)
  • 2022-11-10
    为加强国际中文教育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开展了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并于近日公示了课题立项名单。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联合科研处,自接到项目申报通知后即积极开展项目宣讲,组织全校各相关单位的教师申报。经专家严格评审,我校共两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周和军教授申报的《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渠道、体系建设与优化研究》获批重大课题立项,田诗园老师申报的《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中文+中医药”发展模式研究》获批青年课题立项。获批资助经费共计21万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是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及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联合组织开展的面向全球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的年度科研项目,旨在进一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今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将继续关注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学术前沿,积极组织申报各类该领域相关研究课题,为推动我校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贡献力量。(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占奇)
  • 2022-11-10
    11月2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在大江厅成功举办《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教材“三进”系列活动的教材编写专场工作坊。由西班牙语系张鹏教授、西班牙语系主任陈磊、德语系胡峰副教授、意大利语系负责人赵石薇担任发言嘉宾。本次工作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院党委书记安娜,副院长王文倩、刘全,发言嘉宾及部分教师代表现场参会,其余教师线上参会。工作坊由刘全主持。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依托。本次教材编写工作坊邀请《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编写团队成员与两位均有代表作获批“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的教师,就教材编写的指导理念、整体思路、使用建议等与参会教师展开交流。 《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汉西翻译教程》分册的主编张鹏教授结合此次参编经历,指出外语教材编写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准确把握教材的底色、倾向、基调,服务国家建设发展、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陈磊则结合该册教材内容,展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 2022-11-09
    为进一步了解新教工入职后工作生活状况,帮助新教工更好融入学校发展,提升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1月7日下午,我校召开2022年新入职教工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殷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出席,座谈会由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 座谈会上,新教工逐一进行了自我介绍和交流发言。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表达了加入天外大家庭的兴奋之情,抒发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荣耀之感,分享了入职以来对学校的感受、角色转换的体会、入职培训的收获及今后的工作设想。老师们纷纷表示,会尽快适应身份转换,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岗位中,努力做一名“四有”好老师。殷奇认真倾听了新教工的入职感受,代表学校对风华正茂的新教工加入天外大家庭表示欢迎,对广大新教工过五关斩六将走进新岗位,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生力军”表示期待。他与大家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勉励大家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殷奇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行动指南,
  • 2022-11-09
    评审会现场现场评委参评同学汇报为进一步推动五育并举,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11月4日下午,我校召开了2021-2022学年天津市级各类奖学金、荣誉校级评审会。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评委。本次评审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严格评审条件和评审标准。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提交文字版汇报材料,并介绍了学院的评选、审核、公示等工作流程以及多项奖学金、荣誉推荐候选人情况。评审会上,参评个人、集体通过PPT展示和事迹演讲,分享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学业科研、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和丰硕成果。他们将个人成长经历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外大青年学子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经过激烈角逐和校评审领导小组评议,拟推荐日语学院张文亮等12名同学为天津市优秀学生,拟推荐高级翻译学院吴施函等4名同学为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拟推荐国际传媒学院潘星宇等4名同学申报天津市王克昌奖学金,拟推荐国际商学院张梦同学申报天津市海河自强奖学金,拟推荐欧洲语言文化院俄语专业190307班等2个集体为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