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06-21
    一、专业定位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具有国际化特色、实践教学突出的一流意大利语专业,积极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意大利语和母语从事翻译、外事、外贸、教育、研究等各领域工作,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多元化意大利语专业人才。 二、历史沿革 我校于2005年开办意大利语专业,是全国第七所开办意大利语专业的高校,填补了天津市意大利语人才培养的空白。2012 年获批欧洲语言文学(意大利)硕士授权点并于 2012 年招收首批硕士生。2017-2020连续四年与意大利使馆文化处、锡耶纳外国人大学合作举办中国意大利语教师强化培训班。2018年10月与锡耶纳外国人大学合作正式成立中国意大利语教师培训中心,同时引入DITALS(对外意大利语教学资格证)考试。2018年天津外国语大学获评全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单位。2021年意大利语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优质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获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师资队伍 目前意大利语专业共有6名在编
  • 2022-06-20
    6月11日,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王铭玉教授受教育部委托,应东北师范大学邀请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一线俄语教师作《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培训。王铭玉教授以“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改革20年:成就、问题与挑战”为题,从宏观角度介绍了本次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改革的背景,重点介绍了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总体情况。他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八次重大改革,并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出发,总结了中国俄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对比分析了《全日制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三个版本的异同之处;针对义务教育面临的六大问题,提出了俄语课程改革的六大任务。讲座受到初中阶段、高中阶段、职业学校以及高校俄语专业教师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义务教育俄语课程修订工作于2019年1月启动,历时3年。我校王铭玉教授作为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本次俄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承担了修订任务。修订工作在国家教材委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下,经历了学习培训、调研论证、组织修订、开展测试、征求意见等多个环节,最终形成了《义务
  • 2022-06-20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全面展示我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果、展现各级党组织书记风采,现推出“党建领航促担当 忠诚向党迎盛会”2022年基层党建工作书记论坛系列专访,各级党组织书记谈思路、讲招法,引导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对标先进,奋勇争先,为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本期专访的是求索荣誉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邢维刚。 邢维刚 2022年3月,求索荣誉学院教师党支部入选第二批天津市高校党建“领航工程”样板支部创建培育单位。 一、在抓学习、悟思想中提高“政治三力” 支部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打牢思想根基。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邀请天津市教育系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优秀辅导员、大学生宣讲团”成员为学院师生党员进行宣讲,教育引导党员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强化思想引领。上半年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举行联合党日活动,分享不同视角对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认识和理解;下半年支部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三会一课”、专题讲座、课堂教学、课下实践等各种方式向广大师生进行宣讲,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 2022-06-20
    天津开放大学副校长刘智刚等热情接待跨境电商学院院长平凡带领参观双方座谈为进一步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扎实做好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6月17日上午,副校长余江带领招生就业处及亚非语学院相关人员来到天津市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走访,天津开放大学副校长刘智刚等热情接待我校一行,双方围绕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协商交流。天津市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滨海高新区)暨天津开放大学跨境电商产业园是经天津市商务局挂牌认定的天津市第一批、滨海高新区唯一的市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园区以服务就业和创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高质量跨境电商专业技术人才。天津开放大学跨境电商学院院长平凡带领我校一行参观了园区。园区总经理王卫国对我校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到,天津开放大学跨境电商学院由天津开放大学和天津津贸通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学院依托现有内外贸易一体化服务平台,助推跨境电商行业蓬勃发展,为天津经济社会现代化贡献新动能,并详细介绍了创新创业培训以及推广模式。余江对于跨境电商学院所提供的培训锻炼机会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既关系着个人价值的
  • 2022-06-20
    一、专业简介 我校斯瓦希里语专业于2007年开始隔年招生。2016年,获得亚非语言文学专业非洲文化研究方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批天津市级“十三五”应用型专业。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斯瓦希里语专业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较高的人文知识素养,掌握斯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等相关知识,具有斯语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强的跨文化能力,能在经贸、外事、教育、旅游、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工作,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 二、师资力量 斯瓦希里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人,外籍教师1人。所有教师均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学团队中有教育部高校外指委非通用语分指委委员、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并聘有多名非洲语言学、非洲问题研究等领域客座教授。专业教师曾入选“天津市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评校“未来之星”“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等。 三、教学科研成果 近年来,我校斯瓦希里语专业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主
  • 2022-06-19
    为进一步提升国家语言能力,推动国家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服务世界语言文字强国建设,近日,学校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签署外国国家语言政策与语言文化海外传播(推广)研究项目协议,正式由学校实施外国国家语言政策与语言文化海外传播(推广)研究项目。该项目以外国国家语言政策与语言文化海外传播(推广)为主要研究方向、以跨国别、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为研究特色,面向国家对外开放重大战略,重点开展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政策与规划、语言战略、语言生活、语言教育、语言文化海外传播(推广)等方面研究。为做好外国国家语言政策与语言文化海外传播(推广)研究工作,经学校党委研究,学校专门成立了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国家语言政策与语言文化海外传播(推广)研究中心。中心将定期编制目标国语言文化政策快讯、简报,密切关注目标国语言文化发展动态,对目标国语言文化政策与规划等开展研究,服务国际中文教育和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占奇)
  • 2022-06-19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拓展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实现供需对接, 6月15日下午,校长陈法春带领招生就业处和国际商学院,与浙江新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上海兰亭集势(上海)、北京畅游天下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开展“访企拓岗”校企云论坛。新通教育集团助理副总裁白杰、天津分公司总经理王丽婧、新通求职总经理余剑伟先后就新通教育集团整体业务板块、天津分公司业务及发展历程等企业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回顾了企业与学校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的情况,希望进一步助力学生职业发展,拓展更多领域合作。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兰亭集势、北京畅游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分别就公司业务、人才需求、理想的毕业生画像、未来校企合作等进行交流。陈法春向参会企业介绍了我校办学情况、发展历史、人才培养特色等,对前期企业与学校开展的合作表示肯定,感谢企业对学校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访企拓岗活动,进一步加强在学生就业、实习实践、职业能力提升、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会上,国际商学院与浙江新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双方代表在“云端”为基地揭牌。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杨
  • 2022-06-19
    【获奖者科研概况】王志英,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语言学博士,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主持完成校级项目2项。获第十七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获我校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曾获我校“良师益友”“教工先锋岗”“三育人先进工作者”“就业贡献奖”等荣誉称号。【获奖成果简介】专著《现代汉语语用否定研究》,ISBN:978-7-5203-4496-8,全书共29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成果内容提要】本书以语用否定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现代汉语中的五类语用否定现象,即元语否定、预设否定、羡余否定、隐性否定和否定性话语标记。对五类语用否定现象的总体特征、性质、语用功能、生成动因和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是解释语用否定现象生成的动因和机制,揭示语言表达背后的认知动因和语用目的,力图对语用否定现象作出更为合理而全面的解释,为
  • 2022-06-19
    一、专业定位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具有国际化特色、实践教学突出的一流法语专业,积极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法语基本功和法国文化基础、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法语人才,即“多语种+专业+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二、历史沿革 我校法语专业建于1974年,是全国较早开办法语专业的教学单位之一。200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 2002 年招收首批硕士生,目前设有法语口笔译专业硕士学位。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师资力量 目前共有中国教师11人,1名教授,2名副教授;其中博士5人,博士在读1人,硕士4人;硕士导师9名。1名教师为天津市教学名师。年轻教师均有海外留学经历,7人教龄在10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此外,每年聘请1名外籍专家。法语系教师专业水平高,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高级职称教师及高学历教师全部参与本科阶段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教学工作。 四、科研成果 2017年获批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备案)-
  • 2022-06-18
    为进一步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拓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成果,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新成效,6月16日下午,我校通过线上方式召开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推动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出席会议。陈法春指出,各二级党组织、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思想铸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特别是教师党支部作用,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时刻遵守师德师风要求;要积极培树典型,不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的指导,落实好学校《教师入职、获奖、荣退等相关活动实施方案(试行)》,开展多层次的优秀教师选树宣传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要强化警示教育,提升教职工的法治和纪律意识,严格教师在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学术研究、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纪律要求;要坚持一贯到底,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职工管理全过程,坚决贯彻师德“一票否决制”,严格招聘引进中的师德考察,加强试用期师德考察,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在各项工作中守住师德“首关”;要加强协同联动,将师德师风教育与教师培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