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04-01
    为践行冬奥精神,弘扬青年之志,3月30日,我校邀请北京语言大学“语寄冬奥”青春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作专场报告。校第四期青马工程学员,“求索”团校秋季班学员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宣讲团成员以饱满的热情、诚挚的感情,生动讲述了他们各自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积极投身张家口冬奥村、国家速滑馆、国家体育馆等4个场馆,担任国家(地区)奥委会助理、语言服务、礼宾等8个业务领域的志愿服务中的感人故事。他们有的舞动青春的旗帜,有的播撒希望的梦想;有的在志愿服务中践行“更团结”的理念,有的从新疆支教老师到冬奥村一直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他们用激扬的梦想、踏实的奋斗、专业负责的态度奏响了新时代青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他们是青春的微笑,是雪花的语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传递者。 虽然宣讲不能面对面,但网络并不能隔断两校同学的心,对话框里不断弹出“感谢学姐的分享”“志愿者是最美丽的名片”“冬奥因你更美丽”……宣讲气氛十分热烈,宣讲会成为了一场“大思政课”,贡献青春力量,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久久回荡在大家的脑海中。 来自校青马学员英语学院的霍小玥由衷地说,很荣幸能与来自北
  • 2022-04-01
    邦戈大学孔子学院考点HSK考试现场一HSK考试现场二HSK口试(初级)现场当地时间3月26日,加蓬邦戈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2022年度首场线下汉语水平考试。邦戈大学孔子学院学员及社会人士共92人次参加本次考试。考试期间,孔子学院全体中方人员共同努力,精心筹备,全力以赴,为考试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邦戈大学孔子学院是加蓬唯一的汉语水平考试考点,2021年3月举办加蓬首次汉语水平考试,开考至今共吸引了200多人次考生前来报名参试。疫情以来,邦戈大学孔院立足实际,服务教学和社会需求,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成功促使中文考试项目在加蓬落地生根。得益于此,邦戈大学孔子学院不少学员报名参试,获得汉语水平成绩报告,满足学员在当地求职和留学中国的需要。 (文字:李艳春  摄影:刘吉鹏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占奇)
  • 2022-03-31
    近日,我校申报的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一带一路’本土中文教师提升项目”和“外国翻译硕士培养项目”均获得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批准招生。上述两类项目是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为进一步聚焦海外中文教师及其后备力量的培养,建设一支教育教学水平高、契合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本土卓越教师队伍;以及为发挥留学生群体精通多语种优势,培养一批精通中文和翻译技巧的高级双语人才而专门推出的项目。项目申报期间,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积极组织相关学院参与申报,经过材料初审、专家评审等环节,成功获批“一带一路”本土中文教师提升项目,并成为“外国翻译硕士培养项目”的试点院校之一。接下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将严格按照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要求,组织承接学院做好获批项目的招生及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来我校研修学习,为各国培养优秀的本土中文教师和后备力量以及精通中文、翻译技巧的高级双语人才,不断提升我校教育国际化水平,服务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占奇)
  • 2022-03-31
    3月28日,我校与澳门城市大学举行两校合作视频洽谈会,双方在葡萄牙语专业和商科专业人才培养、国别与区域问题研究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叶桂平、商学院院长Jose Alves、葡语国家研究院副院长Francisco Leandro、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亚太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周家贤、外语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胡波、葡语国家研究院助理教授柳嘉信,我校副校长余江、教务处处长刘建喜、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占奇、国际商学院院长郭建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全、葡萄牙语系主任郑珊培、葡萄牙研究中心负责人卢亚伟、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院执行院长田庆立参加洽谈。余江简要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基本情况,并就加强两校葡语专业和商科专业人才培养、国别与区域问题研究等方面交流合作提出了意见,期待双方碰撞出更多合作项目,产生更多务实成果。叶桂平简要介绍了澳门城市大学的历史沿革、发展概况、优势学科及国际交流情况,并表示愿与天津外国语大学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希望通过此次洽谈,促进澳门城市大学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与会人员分别介绍了本
  • 2022-03-31
    为深入学习贯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准确把握“两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推动“两会”精神及时、全面、专业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好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办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集体备课会,学院全体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备课会采取个人说课和集体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庆华从2022年全国“两会”基本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热点议案提案、学习宣传贯彻好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等方面进行了说课,受到与会老师一致肯定。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及各教研室主任依次对备课内容进行了点评,从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完善专题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此次集体备课,不仅加深了全体思政课教师对“两会”精神的理解,更拓宽了大家的理论视野。作为思政课教师,大家一致表示,要在“真学、真懂、真信”上下功夫,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切实推进“两会”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努力打造兼具
  • 2022-03-29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天津外国语大学将举办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端论坛,邀请国内重要国际传播机构、核心媒体和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当下国际传播领域的热点议题,以前沿视角展开深入讨论,探索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思路,探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一、时间2022年5月29日(周日)二、形式和参与方式线上线下结合,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回执报名参加三、费用本次论坛不收取任何费用四、主办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承办单位: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协办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科研处、高级翻译学院五、日程安排上午:开幕式与嘉宾大会发言下
  • 2022-03-29
    学院“求索之星”颁奖典礼学院组织师生赴企业实地参观学习普华永道学院组织师生赴企业实地参观学习融创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佳绩学院定期发布“求职速递”等相关招聘信息2021年,求索荣誉学院严格落实国家就业创业政策,面对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坚持压责任、拓渠道、准帮扶的工作思路,将“稳就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一、强化责任担当,全员服务就业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理清工作思路和任务,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坚持每月召开党政联席会和教师全体会,将就业工作融入学院中心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学院积极构建全员育人、全员服务就业的工作体系,班子成员包干到班,专业教师责任到人,实行“个人导师”制度,深化一对一指导帮扶,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学院结合专业实际,积极打造“求索之星”品牌活动,现已持续6年,历年获奖毕业生与在校生分享学习方法与求职经验,促进毕业生综合实力提升,2021届毕业生中5人荣获评校级优秀毕业生,8人被评为“求索之星”。二、广泛拓展渠道,就业创业联
  • 2022-03-29
    3月26日,《光明日报》刊发我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外译研究中心研究员、通识教育学院袁鑫教授撰写的书评《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评<中国接受海外文化史>》。 中华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是一条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文明长河。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勤劳的品格和智慧的心灵,以其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在广袤的东亚大陆上开榛辟莽,艰苦奋斗,持续地创造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以丰富的内涵、卓越的风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世界文化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这个伟大的文化创造不仅是中华民族独立思考、独立劳作的结晶,还是中华民族积极而主动与其他民族开展文化交流,大规模地引进和吸收其他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就的结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融入中华文化大海的,既有中华民族自身创造的大江大河,也有来自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涓涓细流。无论是大江大河,还是涓涓细流,汇入到一片大海之中,共同造就了大海的广阔。 近日,历史文化学者武斌先生所著的《中国接受海外文化史》(全四册),以中国接受、吸收、消化、融合外来文化的历史过程为基本
  • 2022-03-28
    与4家企业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学院班子成员深入各专业召开就业工作专题推动会 组织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捷克语专业教师招聘宣讲 举办多期“职通未来”—职业素养训练营校友导师讲堂 组织学生投身大型赛会服务工作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天津市教育两委、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部署要求,探索“三个三”就业育人工作机制,将就业工作摆在学院事业发展重要位置,全员全程全方位推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坚持“三个在先”,打牢就业工作基础 坚持领导指导在先。抓好“一把手工程”,成立就业领导小组,出台1个主文件、6个配套文件,统领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坚持全员动员在先。坚持“全员抓就业”工作理念,形成班导师、论文指导教师、辅导员与学生的“多对一”帮扶机制,打造“专职人员+专业教师”就业指导团队。 坚持排查摸底在先。就业工作早准备,全覆盖、全过程、动态化摸清毕业生就业意向,形成毕业生就业分类指导工作台账,做到熟悉就业过程,跟进就业状态,解答就业困惑,终推就业实现。 二、落实“三个强化”,共促就业工作实效 强化就业指导业务
  • 2022-03-28
    学院召开就业工作研判会格瑞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日语学院2021年春季专场招聘会学院召开征兵动员大会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会日语学院2021届毕业生共有248人,其中本科生209人,硕士38人,博士1人。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本科生85.65%,研究生89.47%。日语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教育部、天津市委、市教育两委总体要求,针对2021届就业创业工作,切实做到了高度重视、形成共识、尽早谋划、广拓思路、科学推动,确保了“稳就业”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一、学院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为掌握实时信息,及时解决难点问题,学院党政联席会每周固定开展就业研判。此外,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系主任、导师、辅导员、班导师、专业教师逐级履行主体责任,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组建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就业专员,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和监督落实。二、完善就业制度,纵横双向合围学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分管包干制”和既有就业班导师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设立专班、专项两类就业班导师。专班即:每名就业班导师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