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11-08
    11月12日上午10:00-11:40,马场道校区逸夫楼M704,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之《葡语口译》即将展示,欢迎广大师生前来观摩!互通互融 相辅相成—《葡语口译》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葡文译本中的时政话语口译策略◆主讲教师简介卢亚伟,葡萄牙语语言学博士,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讲师,葡萄牙研究中心负责人。◆课程基本情况本课程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承”为授课内容,结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的语言知识、背景以及葡语的桥梁作用,以该书的葡文译本为参照,介绍政治文本的口译特点以及中译葡口译过程中的难点及翻译策略,使学生能正确使用葡语专业词汇宣讲国家政策,完成外宣口译任务。与此同时,让学生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所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外交政策形成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课程选用的教材及参考书包括:《基础口译》,仲伟合、王斌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选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承”作为本课程口译材料,教师将葡
  • 2021-11-08
    10月,我校开展以“学史明纪 清廉天外”为主题的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暨警示教育月活动。机关干部踊跃参与廉政文化作品创作,形式丰富的廉政教育内容,让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1.诗词书法作品: 在天外“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宣传月”如火如荼进行之际 暮秋时节天微寒,遍地残叶惹人怜。 反腐倡廉风正劲,廉政为民莫等闲。 基层难事争先办,亮点繁多如星灿。 天外满园清风起,崇尚廉洁是风范。 作品1-姚贵宝、王在军 诗词作者:党委督查室主任、机关党委书记 姚贵宝 书法作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干部 王在军 2. 绘画作品 作品2-雷蕾 作者:校工会干部 雷蕾 3.书法作品 作品3-张又文 作者:党委组织部干部 张又文 4.书法作品 作品4-王在军 作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干部 王在军 5.书法作品 作品5-李洁松 作者:财务处干部 李洁松
  • 2021-11-08
    【获奖者科研概况】骆长捷,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西方近现代哲学、休谟哲学。曾获全国第二届洪谦“优秀哲学论文”二等奖;国际休谟学会会员,国内多部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发表论文30篇,出版著作3部,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重大项目1项。【获奖成果简介】专著《休谟的因果性理论研究》,ISBN:978-7-100-12496-6 ,页数279页,商务印书馆,2016年9月出版。【成果内容提要】本书主要探讨英国近代哲学家大卫·休谟对因果问题的处理。在解读休谟的因果理论时,作者吸收了西蒙·布莱克本的观点:“因果化,是以必然性的方式来看待规则性,这完全类似于道德化,即以好和坏、对和错的方式来看待人类事务。”本书主张,休谟的因果理论涵盖多个理论层次。从认识论的角度,休谟是一个因果还原论者,在本体论上,休谟是一个不可知论者或反实在论者。从当代语言哲学的视角看,休谟是一个因果准实在论者。该成果荣获我校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通讯员/李薇 王双燕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宏伟)
  • 2021-11-08
    11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肖怀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虹一行来我校调研文物保护相关工作,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及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同志、市文物保护专家、市人大代表等参加调研,我校党委书记殷奇、校长陈法春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待。肖怀远对我校文物保护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文物工作的核心是保护与利用,保护是利用的基础,没有保护就没有利用。天津外国语大学不同于其他文物保护单位,校园文物仍作为公共建筑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校要与市文化和旅游局一道,做好协同配合,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展览展示、文化创作、产品开发等形式,进一步挖掘和宣传文物背后的文化价值,使其中蕴藏的革命精神、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坚守文物保护的初心和使命。李虹在讲话中强调,近年来,天津加大力度开展文物普查、摸底、挖掘和修复工作,特别是今年对于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给予大力支持,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在文物挖掘、数字化保护、展陈更新、文旅融合与文化活动等方面都取得明显进步,要继续不断改进工作,做好文物的依法保护和依法管理,努力让文物保护工作再上新水平。殷奇介绍了我校文保建筑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沿革
  • 2021-11-06
    11月9日上午10:00—11:40,马场道校区逸夫楼E401,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之《基础韩语》即将展示,欢迎广大师生前来观摩! 增强知识人文,实现课程育人 ------《基础韩语》中的课程思政 ◆主讲教师简介 朱丽彬,亚非语学院教师,文学博士。曾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韩语组)亚军。 ◆课程基本情况 《基础韩语》课程为韩语专业本科基础课程,细分为基础韩语1、2、3、4,分别开设在本科第1-4学期。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基础韩语》的学习,了解与每篇课文主题相关的韩国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韩语阅读、写作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并通过中韩文化对比,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在韩国语言文化、语言礼节的文化教学内容中,引入中韩文化比较,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比重,深入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对韩国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发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让外语专业的学生在思想上始终充满中国味。 2.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
  • 2021-11-06
    折纸体验课制作灯笼体验课汉语体验课手抄报活动作品国际和平日活动中俄学生合影国际友谊日线上活动受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委托,自2021年4月起,我校作为中俄青少年语言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的执行单位,协同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为“小鹰”全俄儿童中心开展中文教学及文化活动。截止今年10月31日,双方合作顺利进行,成果喜人。期间,共举办汉语体验课、中国文化体验课、中国文化专题讲座、线上活动等233场次,累计参加上述课程的儿童中心学生3598名。课程和文化活动采用线下+线上形式,内容包括:汉语体验课(有趣的汉字、认识汉字、汉字游戏等)、文化体验课程(剪纸、国画、编中华结、乒乓球、学唱中国儿歌等)、中国国情课程(游中国、京剧艺术、古代发明、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建筑、服饰等)、中国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习俗、中医、中小学教育等)共29项专题;另联合举办多场线上文化活动(中秋节、国庆节、国际友谊日活动,国际和平日活动等)。2021年9月22日,我校与儿童中心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国际和平日”线上庆祝活动,组织滨海附属中学学生与儿童中心的学生们“云见面”,围绕“我们共创和平”这一主题畅所欲言。活动中
  • 2021-11-06
    11月8日下午14:00-15:40,马场道校区逸夫楼M1005,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之《法语口译》即将展示,欢迎广大师生前来观摩!中国效率缔造辉煌中国------《法语口译》第十单元“辉煌中国”◆主讲教师简介巫春峰,法国文学博士,副教授,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法语系负责人。◆课程基本情况本课程为法语专业必修课,是在学生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已奠定了较扎实的语言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有了较大的词汇量以后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在四年级上学期即第七学期开设,课堂教学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重指导学生对某一特定的专题进行口译练习。课程在前期建设中注重让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口译过程中常见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注意事项。重点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并进行汉法互译的能力和遇到难题时灵活应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生活中各种常见话题、初等难度的口译工作。◆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本节课程内容《辉煌中国》系列报道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语料。报道中不乏介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民生持续提高、制度不断完善的口译素材。本次教学的口译语料主要内容为“中国效率”,这四个字贯穿于建设、制造、举措、创新等方面。在教学时
  • 2021-11-06
    11月3日,校友企业资深讲师刘起民以“赢在思维------三种经典思维方式”为题为同学们带来精彩课程。两个校区共计300余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刘起民作为兼具职业教育经历与企业培训管理经验的4D领导力国际认证讲师、思维导图国际认证管理师,曾讲演公开课程千余场次,在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煤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中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作出卓越贡献。讲座中,他详细讲解了三种经典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结构思维和平行思维,通过系统的理论介绍和实例剖析,加深了同学们对思维的理解,帮助同学们打破思维定势,用全新的思考方式面对问题。在发散思维部分,刘起民提到了大家较为熟悉的思维导图。他将其比作大脑的“瑞士军刀”,用实例讲解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巧妙地理清思路,将其应用到各种领域,从而提高效率;在结构思维部分,他阐释了金字塔原理,该原理是思考、写作、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倡导以结论为导向的论述过程,在规划、汇报、总结等方面具有极强的普适性;关于平行思维,介绍了著名的“六顶帽子原理”,它可以使我们学会多维思考,及时切换思维模式,做到集思广益。讲座最后,刘起民从专业角度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大家表示此次课程让
  • 2021-11-06
    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桥”比赛第二十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哥伦比亚赛区云决赛荣获第二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二等奖近日,第二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线上落下帷幕,哥伦比亚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优秀学员、塔德奥大学交互设计专业本科生佳玲(Jessica Cifuentes)荣获二等奖和“最佳风采奖”。佳玲同时斩获了第二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15强、哥伦比亚分赛区冠军、南美洲赛区冠军、美洲赛区季军的好成绩,刷新了历届哥伦比亚选手的参赛记录。这也是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其学员取得的最佳成绩。世界大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作为中文的“奥林匹克比赛”,是一场中文国际比赛,主要考核全球中文学习者(非中文母语者)的中文水平。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比赛改为线上举办。来自全球120个赛区的7万多名大学生参加了分赛区预选赛,整个过程历时6个月。期间,为支持并辅导佳玲同学参赛,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吴柯卉和刘睿含分别从中文本体知识、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知识、演讲稿、视频脚本、比赛技巧等方面分工协作,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为佳玲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考
  • 2021-11-06
    为适应安全工作形势发展需要,切实推动“119消防宣传月”活动,进一步促进安全管理规范化,11月4日下午,我校举办2021年专兼职安全员工作培训会暨119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副校长程国毅,天津市消防协会会长、原天津消防总队总队长王子岗少将出席会议,河西文保所、照耀里社区、圣合安消防培训学校相关负责同志,我校各单位、各部门专兼职安全员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程国毅在讲话中强调,学校专兼职安全管理员要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意义,牢固树立红线思维,在工作中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全力遏制和防范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各层级负责人要对照安全责任书,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安全工作能力。他希望各单位、各部门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明确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安全工作水平,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党委安全工作部部长田洪武详细介绍了此次培训的目的、形式和意义,并对全体专兼职安全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暴士蕊详细解读了无烟校园建设的相关文件和要求。党委安全工作部从“传播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抗御火灾能力”“防范电信诈骗”“交通安全出行”及“反邪教”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