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6-30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外译研究中心主任、英语学院翻译系主任汪淳波教授主持、刘国强副教授和罗枢博士参与翻译的中宣部重点出版著作《中国共产党如何改变中国》(How the CPC Has Transformed CHINA),日前已由圣智集团盖尔公司(Gale,a Cengage Company)与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并在海外发行。本书英文版为2020年中宣部“丝路书香工程”出版项目。本书主编谢春涛教授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中共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如何改变中国》(人民出版社)立足国际视野,从国际大背景观察中国经验,围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方面,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治理的历史轨迹和执政理念,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如何改变中国,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以故事传递思想,以故事讲经验的方式,用事实讲清道理,用活泼语言展现山乡巨变的中国奇迹。向世界讲述中国发生的治理奇迹的密码。 该译著在海外的出版发行,恰逢建党百年之际,是我校以实际行动开展党史教育学习的重要成果,是我校发挥专业特色,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
  • 2021-06-30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6月29日下午,我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全体校领导、“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代表、“两优一先”受表彰师生、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师生党员代表等200余人参加表彰大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 大会现场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宣读“两优一先”表彰决定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宣读《关于表彰天津外国语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的决定》。全校共有20个先进党组织、50名优秀共产党员、3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表彰。 向先进党组织(二级党组织)代表颁发奖牌 向先进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代表颁发奖牌 向优秀共产党员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向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向十佳学生党支部、十佳学生党员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向获得“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的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余江宣读《关于对2020—2021年度“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进行表彰的决定》,共有10个党日活动获得表彰,校领导为获评“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的党支部颁奖。
  • 2021-06-30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以及获奖者的先进事迹在我校广大党员干部教师中引发强烈反响。 离退休老党员代表顾永真说,有幸见证在建党百年之际党内最高荣誉的授予仪式,心情非常激动。回顾百年历程,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戮力同心、百折不挠,或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献出宝贵生命;或攻艰破难,改革创业,铸造辉煌成就,他们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我将继续发挥余热,以共产党员的先锋姿态,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作用,影响带动一批老同志,立足自身特长,为立德树人和学校发展献智出力。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活出一个共产党员的样子! 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网信办主任郭太说,颁授仪式现场隆重热烈,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七一勋章”获得者是全国各条战线党员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是全党的学习榜样。作为一名党员,要按
  • 2021-06-29
    又是一年毕业季。因部分2021届毕业生未能返校参加毕业典礼,日前,校团委联合校学生会、校艺术团和我校各大学生社团专门精心策划、制作了“流年笑掷 锦绣未来------给天外人的毕业歌”主题线上毕业云歌会。云端放歌,让爱发声,为我校2021届毕业生留下一份专属回忆。历时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歌会于6月18日正式上线,3000余人关注观看节目,获得了天外师生的广泛关注。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经过30余天的不懈奋斗,毕业生们在云端为自己打造了一场特殊歌会,包含独唱、合唱、乐队表演、啦啦操等17个精品节目,近50名演职人员参与了演出、录制和后期剪辑制作,94分钟高清品质画面,在歌声中唱出了天外学子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意,以及大学四年的浓浓天外情,以奋进的青春之声,歌唱新时代,歌唱美丽校园。用最大的努力,给毕业生呈现最美的歌会毕业歌会的主持人之一,现已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的我校英语学院翻译系2021届毕业生刘璐感慨地说:“特别开心能在毕业之前圆一次主持梦。此次歌会不仅可以随时观看,还能给每一位参演同学留下珍贵的影像记录。在录制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每位主创人员对歌会的用心,以及参演同学们饱满的热情,大
  • 2021-06-29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平津战役纪念馆杨连弟纪念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大中小学生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庚续党的红色基因,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为载体,组织开展了“寻访津沽革命旧址 感悟百年奋斗历程”纪录片摄制活动。红色革命纪念馆作为天津宝贵的历史资源,是了解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感悟思想伟力的重要载体。此次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共组织来自联盟校的大、中、小学30余名学生组成多个联合录制小组,前往大沽口炮台遗址、天津觉悟社、梁启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金汤桥、蓟县盘山烈士陵园、杨连第纪念馆、张园、中共北方局纪念馆、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等10余个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进行纪录片录制,通过大、中、小学生共同讲好党史故事的新颖形式,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自今年3月份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筹划,深入挖掘天津优质红色资源,组织全校大一、大二学生进行脚本创作,累计收到200余份作品。学院围绕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评选优秀脚本,组建团队前往录制,历经2个多月的细化、打磨,累计拍摄、制作视频100余小时。作品以大、中
  • 2021-06-29
    为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6月2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殷奇、副校长余江深入通识教育学院调研指导工作。通识教育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和教职工代表参加座谈。 会上,老师们分别就学院目前的通识课程建设、教学工作量、教师发展、办公条件、教学设备、教学服务等方面进行简要汇报,并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殷奇对通识教育学院取得的成绩和在学校发展中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于学院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提升给予了高度评价,针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条回复和解答,记录全部问题并责成有关部门解决和进一步沟通。他指出,通识教育学院要有所发展,就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与学校顶层设计相一致。他强调,要重视教师发展,加强师资培训,同时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通识教育学院党总支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落实巡察整改工作、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本次座谈会后,将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提升工作质量,着力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努力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凝心聚力,开拓创新
  • 2021-06-29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6月25日上午,我校“不忘初心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珍贵档案实物展在逸夫楼大厅成功开幕,校党委书记殷奇,市教育两委统战处处长祝建、学生处处长杨明出席,机关党员干部代表及部分退休老党员代表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副校长程国毅主持。殷奇在致辞中指出,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综合档案室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档案中的红色基因,用活档案资源讲好天外故事,回顾学校党建工作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他表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得益于全校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师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得益于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无私奉献。希望全校师生从历史档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解放思想、务实拼搏,共同书写天外历史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程国毅介绍了此次档案实物展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史延鹏介绍了此次档案实物具体展出的情况。综合档案室自2019年开始,创新服务师生模式,将展柜中的档案公开展出,继在两校区举办爱校荣校校史展后,首
  • 2021-06-28
    6月26日,由天津市外文学会和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承办、天津新东方学校协办的天津市外文学会第八届年会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高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80余名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天狮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武警指挥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以及高职院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论坛开幕式由我校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李晶主持。校党委书记殷奇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和优势特色,并希望在新文科背景下,能够为天津高校外语学科培养模式创新,为服务国家外事外交工作大局,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作出更大贡献。天津市外文学会会长、我校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王铭玉教授在致辞中对过去一年来外文学会的工作给予肯定,希望外文学会能够再接再厉,继续开拓创新,带领天津市外语学科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助力天津国际化发展,适应教育转型、提升人才培养质
  • 2021-06-28
    6月23日下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姜景奎教授一行9人到我校调研指导工作,副校长余江、副校长李迎迎出席,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非通用语专业负责人及教师代表,教务处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刘建喜主持。 余江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发展现状,并从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教改项目等方面介绍了我校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教务处重点介绍了我校深入探索“非通用语+英语”“非通用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非通用语+金融学”“非通用语+国际政治”等“外语+外语”与“外语+专业”的多语种、跨学科、跨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我校以“一赛两评两汇编”为抓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会上,斯瓦希里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印度尼西亚语4个专业分别从师资结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国际合作、就业服务等方面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教指委专家按照《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从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
  • 2021-06-27
    近日,天津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公布天津市“大学------中学”科普创新大赛获奖名单。我校师生在本次大赛设置的科普微视频赛道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科普讲解赛道中获二等奖1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本项赛事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教委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教育系统全域科普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任务。本届大赛主题为“科技创新,科普育人”,下设科普讲解、科学实验展演、科普微视频三大赛道。活动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得到全市大中学生的积极响应,共吸引全市140多所大中学校近1400支队伍参赛。我校经前期组织遴选,共报送参赛作品8项,其中科普讲解作品3项,科普微视频作品5项。我校师生积极参与并斩获佳绩,充分诠释了天外人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全民科普理念,为提高全校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激发学校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天津市“大学-中学”科普创新大赛获奖情况一览表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