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5-03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11期全文转载了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余江教授发表在《文学与文化》2023年第2期的文章《前科举时代赋与文人仕途之关系浅议》。以讨论文学的功用为视角,《前科举时代赋与文人仕途之关系浅议》一文指出,在前科举时代,文才与士人仕途之间就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赋文体出现后,凭借其自身特点成为文人入仕的重要途径,并从多方面影响着文人仕途的发展。随着赋与文人仕途的关系日趋紧密,其越来越适应封建选士要求,使科举试赋最后成为必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从国内公开出版的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中精选全文并汇编而成,囊括人文社科科学领域中的各个学科,是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李鲁宁)
  • 2024-05-03
    为进一步深化跨校交流合作,推进优势学科专业共建机制,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天津外国语大学与云南民族大学联合培养协议,亚非语学院自本学期开始选派学生前往云南民族大学进行交流访学。4月28日下午,第一批泰语、缅甸语、柬埔寨语专业的4名学生由辅导员王良珞率领抵达云南民族大学,开启为期两个月的交流学习。云南民族大学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杨丽周对天外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办学情况、师资力量、专业特色等,并预祝同学们在云南民族大学度过一段愉快、充实又难忘的学习时光。云南民族大学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学工办、团委、教务办负责老师参加会议。这是天津外国语大学与云南民族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以来,亚非语学院首次选派学生交流学习。此次选派本着“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共选出泰语、缅甸语、柬埔寨语等专业4名学生。同学们需按要求修完规定的专业课程,完成相应的考核后,持云南民族大学相关教学单位开具的成绩单或学习证明进行学分和课程认定。出行前,学院为4名学生召开行前教育会,学院领导、学生处分管负责老师、教师代表、学生辅导员共同参会,分别从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等不同角度解答了派出同学关
  • 2024-05-02
    4月24日—25日,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伏师大孔院”)成功举办第四届“中文指南针”全俄国际中文教育论坛。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意大利以及中国等五个国家50多个城市共计222名汉学家、中文教师和100多名中文学习者。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本次盛会,共同探讨和分享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当地时间4月24日10点,第四届“中文指南针”全俄国际中文教育论坛开幕,伏师大孔院俄方院长娜杰日达·尼古拉耶夫娜主持,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曹士海,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校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科罗特科夫出席并发表致辞。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通过视频发表开幕式致辞。第四届全俄国际中文教育论坛开幕式曹士海在致辞中指出,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俄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随着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俄罗斯对高水平中文人才的需求激增。本次论坛探讨如何更好培养社会需要的中文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希望以此为新起点,为促进中俄友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为
  • 2024-05-0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4月27日,共青团天津外国语大学委员会与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签署共建协议,并揭牌成立美育实践基地,积极践行“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理念,推动天津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这是我校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具体举措,借助博物馆的优质资源,天外师生将拥有更多形式丰富的美育实践机会,促进校园文化与社会美育资源的深度融合。在共建协议签署仪式上,双方代表共同为美育实践育人基地揭牌,标志着这一合作项目的正式启动。未来,双方将共同探索美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创新建设模式,为培养具备高度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校团委特聘非遗金派梅花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张博、非遗陈派评书传承人佀童强,以及京韵大鼓演员夏炎等非遗文化领域的代表,担任学校社团的校外辅导教师,为天外艺术团提供专业指导。他们的加入,将为学校的非遗文化传承和推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活动现场,非遗文化艺术家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表演,快板旋律朗朗上口,梅花大鼓韵味醇厚,评书表演细致入微,京韵大鼓风格独特。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内涵,充分展示了非遗文化的
  • 2024-05-02
    4月29日下午,天津外国语大学4月份本科教学工作例会在莎翁厅召开,副校长余江出席并讲话。各本科教学单位分管教学、毕业论文的副院长(副主任)、系主任、教学秘书,教务处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王济军主持。余江在听取了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的工作汇报后,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做好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该工作既是常项工作,又是应时之需,关系着未来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施,各学院要高度重视,修订过程应严格执行“三签两论证”,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二是要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截至目前,学校共获批1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45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获批仅是开始,建设才是重点。各负责人应扎实做好建设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各学院要关注新建专业,直面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对策,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尽快补齐短板。三是要做好新一轮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落地工作,要秉持务实的作风,以学生为中心,扎实做好人才培养项目的宣传方案、实施方案和培养方案,加快推动我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王济军就学校专业优化调整的初步设想进行了
  • 2024-05-01
    4月24日-4月26日,天津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了天津市税务局稽查岗位电子查账实战培训班。来自天津市税务局稽查局及下属各稽查分局的120余名学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模拟实战演练,全面提升了电子查账能力和实战操作水平。此次培训紧密围绕稽查业务骨干信息化手段运用能力提升展开,邀请了江苏税软公司的专业讲师,采用现场教学、专题授课、软件实操等多种形式,围绕电子账内数据获取技术、账外数据分析技术、税务资金分析技术、账内数据分析技术等主题进行授课。学员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不仅在理论层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真实、生动地了解了稽查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在最后一天的实战模拟演练环节,学员们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子账目进行细致分析,准确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展现出了出色的实战能力和敏锐的风险意识。培训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电子查账的专业技能,还增强了在复杂情况下的实战应对能力。此次培训班较以往有较大不同,不仅人员多、标准高,而且在场地硬件设施等方面也存在特殊要求。继续教育学院在教务处、教育技术与实验室管理中心、后勤管理处、党委安全工作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团结协作下,
  • 2024-05-0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学校开设“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陆续刊发我校主要负责人、专家学者等撰写的阐释教育家精神的理论文章和优秀教师代表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教师树牢“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牢记嘱托,见行见效,切实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强大动力。今天刊发的是我校党委书记周红蕾的署名文章------践行教育家精神,锻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提出并深刻阐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根植于数千年中华传统师道文化沃土,蕴含着鲜明时代内涵与文化特质,是对中国教育家精神特质的高度凝练和价值升华,为广大教师提供了精神航标和行动指南,也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语言是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需要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
  • 2024-05-01
    春和景明,花满津城,2024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如期而至。天津外国语大学高度重视,鼓励广大留学生积极参与,经过多轮的动员、选拔,4月28日下午,举行了中文歌曲大赛校内决赛。 为纪念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捐资共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壮举,自2011年起,北京市政府侨办牵头承办“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迄今已连续举办13届,累计4.5万余名选手参赛。全球1500余家海外侨社、华文媒体、华文学校参与其中,赛事形成了巨大的海外影响力,在凝聚侨心、汇聚侨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决赛中,选手们在歌曲选择、造型设计和歌曲演绎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来自马达加斯加的洛夫以一曲《可可西里的牧羊人》惊艳亮相,他以独特的嗓音和细腻的唱法完美地展现了歌曲的内涵;来自越南的梅氏玉琼为大家带来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优美的嗓音赢得了现场老师和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来自非洲的莉迪亚演唱的《茉莉花》加入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别具一番风味;来自美国的蓝瑄带来《大鱼》,让观众又一次置身于电影世界,感受中国式唯美。经过选手们的激烈角逐,最终,洛夫、梅氏玉琼两位同学技压群芳
  • 2024-05-01
    4月28日,天津共青团印发了《关于表彰“第23届天津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24年“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员”、“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的决定》,我校1人荣获第23届天津青年五四奖章、3个集体荣获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称号、3名学生荣获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名团干部荣获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我校广大团员青年牢记嘱托,挺膺担当,取得了扎实的成绩,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让我们来一睹他们的风采。第23届天津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任翔任翔,共青团员,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专业210105班班长,津宛堂(天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他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工作,组队对家乡河南南阳下辖42个村开展广泛调研,总结当地中药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形成了完善的报告,被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纳入档案库。2023年7月,任翔带领“津宛堂”项目组通过了天开高教科创园的企业注册遴选,成立了津宛堂(天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了独特的中药外贸信息平台,成为天开园内最年轻的项目负责人。他曾获评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天津市科技局特别
  • 2024-04-30
    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4月28日,学校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落实教育系统安全生产相关会议精神,部署安全稳定各项工作。校领导,各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参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主持。会议传达了上级安全稳定工作相关通知精神,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党委安工部、党委学工部等部门负责人就近期安全稳定作出工作提示。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市教育两委部署要求,强化安全风险排查管控,加强值班值守,压紧压实责任,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守住校园安全底线。会议强调,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安全意识,重点关注“毕业、就业、考试、招生”各个环节,盯紧“人、事、物”三个重点领域,切实担负起安全工作主体责任,把安全工作落实落细,全方位确保校园安全。(文/通讯员 刘翔 摄影/记者 修永富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