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天外
{栏目别名}

  • 2024-04-29
    首日活动中,双方师生共同开展了投壶、绘画、足球、篮球等破冰活动,学习了音乐课、国画课等中国文化课程,在北外附校师生带领下参观了校园。法蒂玛表示,感谢天外和北外附校的热情接待,让代表团每一天都能感受到回家的温暖,并邀请天外和北外附校师生前往阿联酋交流学习,希望双方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她建议参加活动的双方学生建立定期开展线上活动的机制,建立深厚友谊,通过用汉语、阿语或英语等不同语言分享交流,不断提升语言实践及文化交流能力,推动中阿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为加深海合会国家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增进中外学生交流,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于4月19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了2024年“国际中文日”启动仪式暨“汉语桥”海合会国家青年学生春令营开营仪式。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利民,沙特阿拉伯王国驻华大使阿卜杜拉赫曼·哈勒比,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郁云峰,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党委副书记马贵生出席仪式。春令营承办高校代表以及“汉语桥”海合会国家青年学生春令营师生等300余人参加。2024年是中国与阿联酋建交40周年。作为“汉语桥”海合会国家
  • 2024-04-28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2PVGMNkiofW4xsBxO_7pzQ
  • 2024-04-28
    4月25日,天津社会科学院与天津外国语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建立院校常态化交流、长期化合作、长效化落地机制,在科研工作、智库交流、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携手推动高端智库建设上水平,共同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此次战略合作是天津社会科学院实施开放办院战略、推动高端智库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钟会兵,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主持签约仪式。周红蕾书记对钟会兵院长一行到访天津外国语大学及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学科建设、智库建设等情况。她表示,天津外国语大学十分重视和天津社会科学院的战略合作,双方在科研建设、智库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合作前景。通过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双方一定能够携手推进高端智库建设,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有力贡献。钟会兵院长对天津外国语大学及校党委给予双方合作的重视表示感谢,并从天津社会科学院的发展历史、独特定位、学科特点、品牌活动、成果平台等多方面介绍了情况。他表示,作为首批天津市高端智库,天津社会科学院具有多方面的特色优势,与天津外
  • 2024-04-28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b6Ck7mat9Iqyx9g_Y5Bdlg
  • 2024-04-28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要求,深化校地企合作与供需对接,4月23日,第二届“河西人才节”系列活动之天津外国语大学“羽翼工程”河西行活动举行。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区委书记李学义,区委副书记梁春早出席。周红蕾表示,自天津外国语大学与河西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大力支持,目前已经在党建共建、人才培养、学生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校地共建合作。第二届“河西人才节”为双方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学校将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和河西区“1+10”实施方案,抓当前、谋长远,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更好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河西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希望双方聚焦基础教育、城区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孵化转化等方面细化合作项目,实现优势互补、人才互育,共建产教融合基地,以更加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共谱校地融合发展新篇章。李学义表示,天津外国语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众多、智力资源密集,作为驻区高校,始终与河西区保持密切联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此次外国语大学“羽翼工程”河西行是第二届“河西人
  • 2024-04-28
    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当前外语类院校发挥外语专业优势大有可为的一片领域。日前,记者深入天津外国语大学采访了解到,结合学校外语专业特色优势,天津外大通过培养高端翻译人才、夯实外译学术研究、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等举措,“语”时代同行,为中国发声,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大力弘扬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了天外智慧和力量。一座实验室里发出的中国声音走进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场道校区钟楼,入口处一座非常别致的雕塑引人注目,雕塑名为“精神堡垒”,上面有30多种不同国家的文字,侧面展示了学校外语学科的优势和积淀。这座雕塑指引的方向更是别有洞天——“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介绍,“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是天津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项目,所在的钟楼是国家级文保建筑,拥有百年历史。实验室总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主要服务于学校思政课教学及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作为学校思政育人的品牌项目,实验室以“融通中外、数智赋能、共建共享、实验创新”为建设理念,精准聚焦中外民主政治比较、中外抗疫实践比较、中外生态治理比
  • 2024-04-28
    百年钟楼、欧式建筑、精致校园……4月17日,在天津外国语大学,记者一行被古朴典雅的建筑所吸引。天津外国语大学以外语为特色,拥有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33个(外语语种3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6个。学校借助外语语种专业多、国际交流渠道广的优势,深化中外民间交流,大力推进“留学天津”品牌建设,已与世界47个国家的300余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接收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留学生来校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实验室分为实验教学区和展示教学区,总面积800平方米,可以服务学校思政课教学及全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实践教学。”采访中,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向记者着重介绍了“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展示教学区主要聚焦中外民主政治比较、中外生态治理比较、中外社会建设比较、中外经济发展比较等版块,通过实景化的100个“中外制度比较”鲜活案例,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通过比较,我体会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制度VS外国制度,震撼!强大!”
  • 2024-04-28
    本报讯(记者马生骏丁翔 马绮微 杨争荣)4月16-19日,全国教育报刊联盟第十届年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四川、河南、江苏、甘肃、上海、山东、浙江、陕西、天津等地的9家省级教育报负责人及编辑、记者交流办报经验,探讨发展新思路。传媒变革背景下行业报怎么突围?深度融合理念下纸媒的出路在哪?专业报如何进一步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中,各联盟成员介绍了各地教育报近年来的改革发展情况,分析了教育类报纸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本省教育报的办报定位,重点围绕纸媒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采编探索、经营管理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针对当前背景下如何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如何提高采编业务提升办报水平、如何搭建媒体平台服务区域教育发展助力师生成长、如何服务区域教育、助力师生成长及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的话题和案例,联盟成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人员表示,通过有益交流,彼此间取长补短,助力共同讲好教育故事。期间,联盟成员走进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耀华中学、优念睦南幼儿园等开展联合采访,全方位、立体式了解天津教育。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会人员深入学院精密模具与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新能源
  • 2024-04-28
    本报讯(记者钟兴茂)全媒体背景下,传统教育媒体如何转型发展?短视频冲击下,报纸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4月16日,由天津教育报刊社承办的全国教育报联盟第十次年会在天津召开。年会上,来自四川、河南、江苏、甘肃、上海、山东、浙江、陕西、天津的9家全国教育报联盟成员单位齐聚一堂,碰撞思想、交流经验,共同探索全媒体时代教育纸媒的“突围”之路。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办报经验、改革措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围绕纸质媒体如何在媒体融合上下功夫、怎样围绕中心工作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如何发挥传媒优势助力教育事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地交流、讨论。其中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分析,又有实实在在的案例方法,还有对未来发展的困惑与思考。“每一家媒体都各有所长,每一年都有新的变化和进步,联盟年会为我们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大家纷纷表示,这不仅增进了各省教育媒体的友谊,更推动了大家共同成长。会后,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在各成员单位的见证下,会旗由天津教育报刊社交到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全国教育报联盟第十一次年会将于2025年在四川举办。4月17日至18日,《教育导报》《教育时报》《江苏教育报》《甘肃教育报》《东方教育时报》《山
  • 2024-04-28
    4月16日至19日,全国教育报联盟第十次年会暨联合采访活动在天津举行。《教育导报》《教育时报》《江苏教育报》《甘肃教育报》《东方教育时报》《山东教育报》《浙江教育报》《教师报》《天津教育报》9家全国教育报联盟成员单位的媒体记者,先后深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耀华中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市优念睦南幼儿园、天津科技大学等学校开展联合采访,感受渤海之滨的教育魅力。 天津高校的使命担当: 与时代同频 与产业共兴 近处一栋栋老旧的红顶白墙欧式小楼,镌刻着曾经军阀割据、列强侵占的记忆;远处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彰显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大国崛起的广阔前景。行走在天津街头,每一个不经意的远眺似乎都能见证祖国一百年来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的历史画卷。而深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学校,又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新时代高等院校实干安邦、科教兴国的使命担当和生动实践。 洋为中用 一体建设 “大思政教育”铺就人才培养爱国底色 坐落在天津市中心的天津外国语大学,其多数教学楼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建筑。其中的百年钟楼更是天津地标式建筑,如今在其底层和一楼侧房,建立起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