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08-19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刊发我校国际关系学院李强教授署名文章《中国国际话语权:演进逻辑、构建维度与现实挑战》,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演进逻辑、构建维度与现实挑战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剖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天外智慧,“智库中国”新媒体平台对该文章进行了转载。原文转载如下:中国国际话语权:演进逻辑、构建维度与现实挑战李强国际话语权是全球化时代衡量主权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一个国家的主张在国际事务中体现的权重和产生的影响力,反映其维护自身核心价值和发展模式的决心和实现核心利益与发展诉求的能力。国际话语权以主权国家的综合实力为根本依托,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根本目标,同时又受到时代背景和国际格局的深刻制约。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演进逻辑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历程,遵循的是“以话语权利谋求话语权力,再到以话语能力强化话语权力”的演进逻辑。根据这一逻辑,中国国际话语权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自主独立构建话语权、借助西方话语构建话语权和创造性构建话语权。自主独立构建时期是从1949年到1978年。这一时期,西欧开启一体化进程,东欧国家探索发展道
  • 2022-08-18
    日前,由市教育两委组织开展的2022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评选结果出炉,我校报送的《吾愿吾亲爱之青年》团队喜获市级二等奖佳绩,我校教师于凯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吾愿吾亲爱之青年》团队由国际传媒学院的潘星宇、权欣雨、马浩然、陈新毅等4名学生组成。影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团队成员采用桌面电影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身实践相联系,结合形势政策课上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的解读,以100年前的天津女学生魏士毅烈士的感人事迹与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抗疫历程作为两条主线,旨在体现青年担当,诠释青年风采。同时,影片以小见大地展现了青年大学生心中理想的思政课,呈现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精彩故事。目前,本作品已投送至相关平台,参与国家级评选。本次取得的历史好成绩,是我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最新成果,集中展现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性的鲜明特色。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构建“理论、实践、网络”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组织开展“课前新闻十分钟
  • 2022-08-18
    为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贯彻落实“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部署,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在思政课教学中更好的讲好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8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线上集体学习研讨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郑海呐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院的首要政治任务。思政课教师要做到“三度统一”,一是要有阅读的广度,必须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结合起来学习,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二是要有思考的深度,要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思考,发挥个人学术专长,深入研究思政课的“术”“学”和“道”,力争
  • 2022-08-18
     中国传统文化体验 饮食文化体验 结营仪式 孩子们的感谢信以及给老师们的画像为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开展好“中韩文化交流年”活动,韩国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8月1日至5日,为期5天的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儿童夏令营活动圆满结营。12名韩国小学生参加了夏令营活动,他们在这里学汉语,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度过了美好难忘的时光。夏令营是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的特色活动,区别于往年来中国实地体验,今年的夏令营活动在孔子学院举行。趣味汉语课、中国传统灯具制作、福文化介绍及福袋制作、中国书法与扇面制作、古诗欣赏及古诗图文制作、做饺子体验、糖葫芦制作体验,中国服饰体验、中国歌曲比赛、乒乓球体验、中国电影欣赏,每一项活动都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乐在其中。活动结束时,夏令营学员金智雅用中韩两种语言给授课教师写了一封亲笔信,表达了她对夏令营各项活动的浓厚兴趣和对老师们的感谢,同时她还给每位老师绘制了可爱的卡通头像。结营仪式上,孔子学院韩方院长朴炯春教授为每位小学生都颁发了结营证书,并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汉语,将来做中韩文化交流的使者。(文/通讯员陈宝剑 摄影/通
  • 2022-08-18
    8月15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活力中国”泰国学生汉语体验营顺利开班,此次活动面向泰国岱密中学学生开展,同时还吸引了来自越南、日本、葡萄牙、孟加拉国等国家的近200名学员参加。泰国副僧王、岱密中学孔子课堂理事会主席颂德通猜,海上丝路孔子学院理事会秘书长彭萨,岱密中学校长提拉尤,岱密中学孔子课堂中方负责人田克君,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副校长程国毅出席开班仪式。陈法春首先代表学校向参加本次交流项目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对颂德通猜大师长期以来给予我校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国际化办学历程,希望全体学员保持学习中文的初心、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不断提高汉语综合应用能力,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提拉尤表示,感谢天津外国语大学为泰国岱密中学学生提供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希望学生们通过此次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努力成为泰中友好交流的使者。颂德通猜大师在致辞中,感谢天津外国语大学为本次“汉语桥”体验营活动顺利举办做出的努力与支
  • 2022-08-17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成效,进一步推动蓟州区侯家营镇文化事业发展,接续帮扶助力张庄子村“非遗”剪纸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我校扶持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一队(以下简称“工作一队”)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带领侯家营镇一行赴天津教育出版社围绕张庄子村“非遗”剪纸产业项目开展深入交流座谈,共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翅高飞。8月12日,工作一队会同侯家营镇、张庄子村负责同志及市级非遗剪纸传承人许志齐赴天津教育出版社开展调研,与社长黄沛等进行交流座谈。座谈会上,工作一队对学校帮扶实施的“非遗”剪纸产业项目及驻村帮扶工作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侯家营镇、张庄子村负责同志介绍了侯家营镇基本情况,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及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成立天津鑫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及运营情况;许志齐夫妇现场展示介绍珍藏剪纸作品及绘画手稿。侯家营镇一行感谢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希望借助教育出版社的平台,进行合作交流拓展业务,为教育事业、镇村发展、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黄沛代表出版社对侯家营镇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许志齐老师剪纸作品高度赞赏,并结合剪纸艺术和教育出版社实际,就双方在深度合作、共同
  • 2022-08-17
    8月15日上午,我校与东丽区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东丽区区委书记谢元,区委副书记、区长贾堤,区委常委、副区长闫峰,副区长颉喜东,区级领导张庆岩,我校党委书记殷奇,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程国毅出席活动。与会人员就开展战略合作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贾堤与陈法春分别代表东丽区人民政府和天津外国语大学进行了签约。座谈会上,殷奇对我校及附属外国语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育人成果进行了介绍。他指出,近年来,我校教育集团与各地政府开展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与东丽区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充分发挥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服务东丽区重点项目建设,在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产学研合作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重要精神。谢元对我校对东丽区的支持表示感谢。区政府将发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职能,全面做好服务,积极探索高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区校共建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发展。尤其要深入推动教育合作,将外大附属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东丽区,提升区域基础教育水平。东
  • 2022-08-17
    贾斐雅IP形象设计作品莫秀怡平面广告作品陈熠轩长文案类作品近日,2022年第14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天津赛区获奖名单揭晓,由国际传媒学院教师钟竹韵指导,2019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贾斐雅创作的IP形象设计作品《小时-即时设计IP形象设计》荣获一等奖;由国际传媒学院教师侯正通指导,2021级动画专业学生莫秀怡创作的平面广告作品《造服生活》荣获三等奖;国际传媒学院教师张海月指导,2019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陈熠轩创作的长文案类作品《抵御时光,有你就好》荣获三等奖;钟竹韵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 2022-08-15
    开题论证会现场校党委书记殷奇致辞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市社科工作办主任王庆杰致辞市教育两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处长苏丹致辞项目首席专家王铭玉教授发言专家组听取项目汇报线下与会专家合影8月14日上午,由我校原副校长、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王铭玉教授主持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翻译成就研究”------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举行了开题论证会。校党委书记殷奇,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市社科工作办主任王庆杰,市教育两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处长苏丹出席并致辞。殷奇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一直以来对学校党的创新理论外译和翻译人才培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王铭玉教授带领团队获批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翻译成就研究”------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为学校已有的研究成果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对丰富党的百年奋斗史和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出重要贡献。他表示,将集全校之力支持项目研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做好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国际传播。希望项目团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一心、不
  • 2022-08-14
    近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大攻关项目立项结果的通知》(津教学生函[2022]43号)。我校积极参与申报工作,经市教育两委组织专家现场答辩、评审并公示,共确定10项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大攻关项目立项,我校郑海呐教授申报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育人机制研究》成功获批(批准号:SZKZDGG202209)。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大攻关项目研究,鼓励负责人在理论研究的创新性、前沿性、针对性上下功夫,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致力于形成一批有学理深度、学术厚度、育人温度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更好服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通讯员/孟昭阳 王艺潼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