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7-08
    7月5日,我校校长陈法春教授及白俄罗斯语专业教师应邀出席白俄罗斯驻华使馆举行的独立日招待会。我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以及多国驻华使节、商界代表、高校代表等出席。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负责同志陪同参加。乐玉成在致辞中祝贺白俄罗斯独立日并表示,建交29年来,中白两国关系始终保持高位运行。去年6月和今年1月,习近平主席同卢卡申科总统两次通电话,为中白关系发展作出战略规划和部署。面对疫情等多重挑战,中白各领域合作逆势而上,亮点纷呈。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已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白俄罗斯迎来独立30周年,正全面推进国家改革与发展各项事业。中白两国及两国关系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愿同白方一道,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指引,深入挖掘中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巨大潜力,推动双方各领域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白俄罗斯驻华大使先科·尤里在致辞中感谢中方为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重要支持,高度评价白中关系及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祝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祝愿中国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他表示,习近平主席指出,“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白俄罗斯也将走好自己的
  • 2021-07-08
    结项证书【主持人简介】孟红霞,通识教育学院教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阅读障碍、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等。【项目简介】项目类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项目项目名称:《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机制与脑机制》立项时间:2015年12月结项时间:2021年1月项目批准号:CBA150152成果形式:专著、系列论文【研究意义】阅读障碍的成因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课题从阅读障碍的筛选标准,后拓展到阅读障碍的视觉拥挤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再拓展到小学生的语音加工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关系研究。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为汉语阅读障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丰富现有的汉语阅读障碍研究结论,而且为构建汉语阅读障碍理论提供实证依据,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意义。本课题在分析并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以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后续研究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视角,开展纵向和干预研究,为构建汉语阅读障碍理论提供更多实证依据。
  • 2021-07-08
    春风化雨 奉献无声 ------求索荣誉学院教师曾霞 求索荣誉学院曾霞老师在双语授课 曾霞,女,求索荣誉学院专业课教师。曾获校级“师德先进个人”“教育教学示范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以党性铸魂的师德模范 党性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师德是人民教师的从教之魂。曾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学为人师,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作为教师党支部委员,她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党的理论知识融入教学科研,精心钻研课程思政,引导学生以“知中国”为目的,学以致用分析中国的对外开放,打造学生以专业能力服务国家发展的责任和情怀。她坚持行为示范引领学生成长。2017年暑假,她不惧炎炎酷暑带领学生赴井冈山开展社会实践。羊肠小道崎岖难行,师生一起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相互加油打气。同学们被曾老师积极的态度感染,仿佛回到革命年代,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力量,思想受到洗礼。在曾霞的带领下,本次实践活动获得“2017年‘井冈情 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优秀实践团队”荣誉称号。 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骨干 求索荣誉学院是天津市教育体制改革示范项目,教学管理要求高,人手少,教学改革任务重。
  • 2021-07-08
    支部开展“万名支部书记讲党课”主题活动支部党员参观“长征路上的女红军”主题展筑牢支部战斗堡垒基石 服务“外语+”人才培养大局日语学院日本文化系教师党支部日语学院日本文化系教师党支部,共有教师党员6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博士4人,硕士2人;博导1人,硕导4人。2018年9月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于2021年1月顺利结项;2019年10月获批天津市党建“领航工程”样板党支部。支部 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与指导“外语+”特色人才培养的“双轮并进”的支部建设模式,创新支部工作机制,发挥支部堡垒作用,讲奉献,敢担当,全身心奋斗于“外语+”人才培养的教育一线。一、强化政治功能,支部建设日臻完善日本文化系教师党支部,不断以创新理论学习方法为抓手,在具体实践中抓落实、求效果。通过学习讨论、调研指导、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发挥教育实效,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以理论学习成效推动系部及学院改革发展。自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项目以来,严格按照“五好党支部”标准建设,确立和完善了《日本文化系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
  • 2021-07-0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6月28日下午,我校党委教师工作部与天津市14所高校联合举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习解读专题网络培训。本次培训邀请到天津师范大学战略规划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丰向日教授,以及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薄云副研究员对《总体方案》进行解读。培训由天津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刘红英主持。本次培训通过在线视频观看形式开展,我校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全校教职工通过集中培训和线上个人学习方式参加培训。丰向日通过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迫切需求、基本特点、着力点、案例剖析四个方面深刻解读了《总体方案》。薄云重点解读了天津市针对《总体方案》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改革特点和改革趋势,重申了高校教师评价是未来一个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行动指南。教职工在参加培训后深有体会。英语学院教师李强说,《总体方案》的出台鼓舞了中青年教师,评价教师更加注重教书育人的职责。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我要以《总体方案》出台为契机,不断激发自己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 2021-07-06
    6月25日下午,市教育两委、天津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了“2021年津门师德巡讲(第二讲)”活动。我校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全校教职工通过在线视频形式积极收看学习。 本次巡讲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迎百年华诞 凝心铸魂 践行新时代高尚师德”为主题,邀请2020年人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连斌教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津理工大学电气电子学院李晓静副教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李桂菊教授担任主讲。三位主讲人分别以“一行赤诚,科研报国------绘制中国民族的体质表型地图”“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涵养高尚师德”“尽责担当潜心育人 立德树人启智润心”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了在各自岗位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 市教育两委教师工作处处长狄建明指出,2021年是全国师德专题教育年,面向广大教师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是教育系统学党史干实事的一件大事,是构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狄建明对各高校落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将师德专题教育贯彻贯穿2021年全年,突出明师德要求、强四史教育、学师德楷模、尊师
  • 2021-07-06
    国际商学院党委现有党委领导班子成员7名。基层党支部14个,师生党员317名,共有教职工85名,学生2300余名。几年来,国际商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夯实学院基础建设,创新工作思路,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共谋学院发展大计。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先后获得“天津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考核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夯实基础建设,为学院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明晰党委重点工作任务目标。2019年制作《国际商学院党委工作手册》《国际商学院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手册》和《基层党支部党建任务书》,内容涵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等13项工作任务目标。工作手册的制定有效助推党建工作效果。推进基层支部标准化建设。2019年3月整合原有教师党支部,实现学科、专业、教学与管理间融合,教师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2020年7月独立设置研究生党支部。基层党组织架构进一步规范,党的组织力也有效提升。2020年号召金融第二学生党支部成功创建“全国样板党支部”。 二是夯实学院建设基础。全面修缮教学办公环境。
  • 2021-07-06
    7月5日,校党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殷奇主持。会上,殷奇首先传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要求,全文领读、带领校党委常委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深入交流学习体会。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是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我们党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时代宣言,是指引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会议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宣告、关于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的重要论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关于“九个必须”的重要论述,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号召以及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殷
  • 2021-07-06
    汪淳波【主持人简介】汪淳波,英语学院翻译系主任,我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外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项目简介】项目类别: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项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立项时间:2021年3月计划完成时间:2024年3月项目批准号:20WKSB002成果形式:译著【研究意义】本项目原著依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特别是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之关系,着重从马克思主义的思考角度和范式来审视和反思当今的中国,乃至当今的全世界。该著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一书进行外译有助于展现中国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功底和学术范式,包括经典文本熟练程度、思想史宏观把握能力、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紧密结合程度、对中外优秀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态度等,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既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又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学术对话能力。本译著由圣智集团盖尔公司出版,并在全球发行。
  • 2021-07-05
    日前,《光明日报》刊发文章《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 ------“三进”试点工作专题报道在外语类高校引发热烈反响》,文章报道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在外语类高校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其中,我校副校长李迎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三进”试点高校探索出的“育德+育才”“理论+实践”“外语+中文”“课内+课外”“教学+科研”等融创型培育模式,为后续“三进”工作在外语类高校全面铺开提供了必要参考。原文转载如下: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三进”试点工作专题报道在外语类高校引发热烈反响作者:本报记者 冀文亚 张颖天《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6日 01版)6月7日,本报刊登了通讯《心怀“国之大者” 担当复兴大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试点工作见闻》及试点高校负责同志专题文章,介绍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以下简称“三进”)试点工作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以下分别简称北外、上外、川外)的进展情况。连日来,这组报道在外语类高校